玄界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长庆钻井人 > 第一章 三块石头支口锅,一顶帐篷安个窝

第一章 三块石头支口锅,一顶帐篷安个窝(2/2)


    情不自禁的,赵秋燕就对万里的知识渊博,产生了仰慕。

    只见,万里嘿嘿一笑,他实话实说告诉赵秋燕,说道:

    “都是我叔叔,告诉我的……我叔叔,他可是最早一批,去长庆油田工作的石油工人。而且,我叔叔还给我讲述了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精神,以及王进喜的那句名言: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只见,当赵秋燕听了王进喜的这句名言,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话之后,她感觉到非常的震撼。

    与此同时,赵秋燕更是在内心里面,不断的告诉自己:

    既然,你已经来眼前的长庆石油学校上学了,

    那么,你就要做好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心理准备,并且好好的学习,将来工作之后,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为祖国的油气建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这样,当赵秋燕和万里,以及那一批农村孩子,来到长庆石油学校之后,他们便正式地开始了学习。

    长庆石油学校,始建于1970年,

    1978年9月,经甘肃省政府和原石油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

    虽然,学校不大,但是,对于赵秋燕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高等学府了。

    开学之后,赵秋燕分到了钻井班,

    而万里,则分到了地质班。

    只见,当赵秋燕来到班级里面报到之后,

    她惊讶地发现,钻井班里四十几个同学,竟然只有三个女生。

    这个时候,赵秋燕才意识到,石油工作可能更比较适合男人,而不太适合女人。

    但是,即使如此,赵秋燕还是觉得,既然男人能干的工作,

    那么,女人也能干。

    于是,赵秋燕便非常主动的,坐到了第一排。

    紧接着,当另外两名女生看到,赵秋燕坐到第1排之后,

    她们两人,也紧跟着坐了过来。

    胡青兰来自镇原,她扎着两个麻花辫子,脸上的两个大红脸蛋格外的醒目。

    马小琳来自宁县,皮肤稍微能白一点,看上去好像是城里的姑娘。

    那个年代的同学都比较害羞,尤其是男女之间,根本不说话。

    当三个女孩,坐在一起之后,

    她们才彼此,打开了话匣子。

    胡青兰告诉赵秋燕,她之所以报考了长庆石油学校,将来当一名石油工人,就是因为他们家门口,不远处有一个井架,好多石油工人在那里工作,

    她觉得石油工人很了不起,能够将原油从1000多米深的地下给开采出来,

    所以,她也想当一名石油工人,便报考了长庆石油学校。

    而马小琳,则因为姨父告诉她,国家现在特别缺少石油技术人才,

    于是,她便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报考了长庆石油学校,准备将来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为祖国献石油,报效祖国。

    只见,当赵秋燕听了马小琳和胡青兰的话之后,

    她不由自主的,有点内疚,

    因为,相比马小琳和胡青兰,那种奉献精神来讲,

    赵秋燕之所以要报考长庆石油学校,只是为了走出农村而已。

    正在这个时候,长庆石油学校的校长,从门口走了进来,

    他在欢迎这一批新生的同时,也告诉大家石油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一千多年前,《汉书·地理志》记有“高奴有洧水可燃”;

    九百多年前,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

    “鄜、延境内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石油”一词由此而来。

    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先后两次,前来勘探和开采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次次铩羽而归。

    世界不再相信,这里有足够的石油,

    可是,中国人对这片土地的期待,仍然坚定而执着。

    1944年,石油地质学家,孙建初一语惊世,认为陕甘宁盆地里“极有产油之望”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不断把目光,投向这里,

    他撰文指出:

    “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最大。”

    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意义上的石油人,来到了这里,数次开展石油地质普查,与区域综合勘探,

    但是,都没有发现工业性油流。

    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和***主席提出,“三线”建设大战略,

    中国人将目光,再一次聚焦西部的石油。

    从此,“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心声,久久激荡鄂尔多斯盆地,

    亿万年沉睡的油气宝藏,逐渐被唤醒。

    甘肃庆阳,陇东一带,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发祥地,是长庆油田的起点。

    长庆油田的崛起之路,就起始于这里的一座,名叫长庆桥的小镇,

    长庆之名,也由此得来。

    1970年9月26日,地处庆城大油田,核心地区的庆1井放喷,

    当日,产油36.3吨。

    长庆,出油了!

    长庆油田开发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油气藏属于世界级难题,

    其含油气层位岩石的致密程度,被称为滴水不进的“磨刀石”。

    长庆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油气资源,从“磨刀石”里“挤”出来。

    但是,长庆人本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拉开了规模空前的石油会战。

    “井井有油、井井不流”怎么办?

    攻坚啃硬,搞压裂!

    钻井、井下、采油、油建、筑路“五路会战”吹响号角,马岭油田、红井子油田、长输管道“三大战役”奏响战歌……

    一大批长庆人,投身火热的会战大场面,

    一次次,向地层发起挑战。

    只见,当在场的所有人,听完了校长的讲述之后,

    大家都听得热血沸腾,更是坚定了我为祖国献石油,奉献终生的信念。

    就这样,当赵秋燕来到长庆石油学校,开始学习之后,

    她每天如饥似渴,努力学习着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早上,赵秋燕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里面,

    而且,坐在第一排,距离讲台和老师最近的位置。

    即使,中午吃了饭,午休的时间,赵秋燕也要抓住,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努力学习。

    晚上,下了晚自习,赵秋燕更是待在宿舍楼里面,借助着楼道的灯光,努力学习钻研着钻井知识。

    因为,赵秋燕高考补习了两年,所以,相比同龄人来说,她岁数能大大家几岁。

    再加上,赵秋燕是女孩,她觉得,如果将来自己工作了之后,作为一个女人,要想在油田建设当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的话,必须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赵秋燕严格的要求着自己,努力学习着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赵秋燕也期待着,能去钻井现场,实习。

    ……

    终于,在开学一个学期之后,赵秋燕和所有同学们,等来了第一节,现场实习课。

    再去上实习课的时候,赵秋燕将那几本钻井书,牢牢的攥在手里面,

    她要在现场,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那些钻井知识。

    由于,长庆石油学校地处陇东,所以周围就有现场作业的钻井队。

    而这次的实习课老师,更是带领着整个钻井班的同学,直接来到了附近的一个正在施工的钻井队。

    只见,当大卡车在那个钻井队门口停下来之后,

    赵秋燕看着眼前高耸入云的钻井架,以及钻机轰鸣的声音,

    她感觉到的,更多是内心的震撼。

    与此同时,当赵秋燕看到那些满身沾满了原油污垢的石油工人的时候,

    她更是感觉到了,石油工人的伟大。

    虽然,石油工人在钻井井场上很渺小,

    但是,他们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称赞的。

    当赵秋燕和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了眼前的钻井进场之后,

    赵秋燕看到,眼前的钻井队里面,工作的大部分都是男人,

    而女人则寥寥无几。

    情不自禁的,赵秋燕便扪心自问:

    自己将来,从长庆石油学校毕业之后,来到钻井队工作,到底能干什么工作?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