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韬其实也知道很难忽悠的了首相和镇国公。
这两人都是活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了,怎么可能被他几句话就忽悠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呢?
不过他还是说出了这番话,目的其实也就是先给两个老狐狸个台阶,没这个台阶的话,即便两人最后被他说服,没有台阶也先不去啊!
姜韬接着道:“两位爱卿都是国之柱石,我大华一年只能收到五百万两左右的税,而满清当年入住中原时,每年能收近一亿两白银的税!相差两百多倍啊!
五百万两白银听起来是挺多的,但是跟满清一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啊!这点钱够不够给文武百官们俸禄?够不够养活大华的军队?明朝当年是如何灭亡的?朕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财务破产!收不到税,朝廷没钱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华的官员俸禄可比明朝高多了,五百万两银子确实发俸禄都有点勉强。
“税收问题朕相信每个有识之士都能看明白。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族长哪一个不是人精?哪一个看不明白问题所在?看明白了问题却仍然不愿意给朕交税的,恐怕就是不在乎朕、不在乎朕的江山,对朕毫无忠心可言的人了!两位爱卿以为然否?”姜韬接着道。
这话说的两个老狐狸都不得不点头。实在是这个问题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明白!
姜韬接着道:“两位爱卿对朕都是忠心耿耿,看到有人对朕不忠,难道就不生气,不想灭了他们?”
这两人一个是当朝首相,另一个是太尉,尽管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对皇上还是很忠诚的,尽管没有到死忠的地步,但其忠心也很虔诚了。
况且姜韬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还能说自己看到对陛下不忠的人,一点都不生气?
两人不得不表了一番忠心,纷纷表达自己对姜韬的忠诚,对不忠之人的愤恨。
姜韬微笑着看他们表演,直到他们都表演完了之后,接着说道:“既然两位爱卿也认可抗税之人必定对朕不忠,那么两位的公子要替朕去斩杀不忠之人,两位应该给予他们两个年轻人更大的支持才对啊!”
两只老狐狸见陛下为了说服他们说了这么多话,心里也知道陛下不可能收回成命了。不过他们也知道皇上把不愿意交税的人定义为对自己不忠,其实有点过了。很多人其实就是觉得自己地位高,可以不用交税而已,不至于对陛下不忠,更不至于造反。
但是此时他们可不会为这些人说话,要知道在封建社会,不忠的罪行远大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最多就是斩首,不忠不仅要被砍头,还可以抄家,甚至可以灭族。
对他们来说,反正要跟这些人对上,如果只是不痛不痒的强逼着把税收上来,估计只会结仇,结得仇多了,总有一天会遭到反噬。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把他们定为不忠,将他们及其家族打落凡尘。
一个权贵的仇恨再低也很麻烦;一帮丧家之犬的仇恨再高,对他们也无所谓了!
所以既然要结仇,最好还是把他们打成丧家之犬吧!这也符合皇上的意愿嘛!
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首相和太尉这点狠辣还是有的。
……
首相和太尉离开后,第二天姜韬就明发圣旨,颁布了新的税收政策,让大家主动于明年三月一日之前,到银行缴纳今年的税。
明年的三月二日开始,税务总局将不再收今年的税,然后开始抽查核实有无偷税漏税甚至抗税、不交税的情况。如果被查实确实抗税和不交税的,当事人直接斩首,所在家族抄家;偷税漏税严重的,剥夺所有功名和爵位,抄家;偷税漏税轻微的,惩罚其缴纳应缴税额的十倍作为罚款,凑不齐罚款的,抄家。
抄家和罚款所得的钱财一成归税务总局经办人员所有,其他九成归国库所有。
这就是鼓励税务总局的人,主动去发现违反税收政策的人和家族。
接下来,姜韬又让高星代表税务总局发布悬赏令,所有人都可以跟税务总局举报违反税收政策的人。举报之后,税务总局查实,抄家和罚款所得的一成提成里面再分出一成奖励给举报人。
别看一成的一成才百分之一,但实际上举报的人往往都跟被举报者有仇,钱不钱的都无所谓了。而且能被抄家的家族,哪家没有个几百万两的财产。就比如荣国府,虽然现银不算多,但是所有家产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贾琏和姜韬采用的这个政策仿照的就是美国税收的政策。但是处罚起来比美国的税收政策更加的狠辣,实在是大华的税收太难了,不下重拳,很难收到效果。
……
圣旨颁布之后,有的人惊惧异常,下定决心按照皇上的旨意缴纳税款;有的人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抽查不一定能抽查到自己身上,准备偷偷的装穷,少交点税款;有的人不屑一顾,觉得自己地位这么高,跟皇上还有着亲戚关系,难道皇上还真能为了一点税就要了自己的命啊!?准备装作没听见姜韬的圣旨,就是不交税。
也有一些闲着没事干的文官和士子,就像手里的纸、墨不要钱一样,一封又一封的弹劾奏折往大内递。
大意就是:祖宗的规矩不可坏啊;
大华是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哪能让高贵的治天下的士大夫跟泥腿子一样交税啊!?
商人辛苦一年,挣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如果交了税,恐怕全家人都活不下去了,求皇上怜悯;
家族大了,耕地也就多了,但是养活的人也多啊!皇上按照土地大小收税岂不是让这些大家族饿肚子去了;
这些话多少有一点点道理,不过更多的是忽悠,企图利用姜韬对民间之事的不了解,蒙混过关。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姜韬可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京城,甚至连紫禁城都很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