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
阳光透过残破屋顶射入屋内,形成大大小小的光束,其中一束光正好照在韩夏的脸上。半刻钟之后,他的眼珠突然转动两下,接着慢慢地睁开双眼,感觉眼前一阵模糊,逐渐变得清晰,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双眼睛,一黑一黄。再定睛细看,乃是两个比自己稍大的孩子。
小孩子笑道:“大哥。他醒了!”
大孩子点点头,说道:“小兄弟。现在感觉怎么样?”
韩夏挣扎几下,但未能坐起。大孩子见状,慢慢将其扶坐起来。
韩夏又仔细打量他们,略有戒心地说道:“我感觉好多了。这是在哪?你们又是谁?”
大孩子说道:“小兄弟。你还记得昨天昏倒在街上吗?”
经他提醒,韩夏才隐约回忆起昨日之事,忖道:“肯定是他们救了我。”
韩夏不但放下戒心,而且对二人充满感激之情。
大孩子继续说道:“是我们把你抬到这里。我叫刘俊达。”又一指小孩子,说道:“他叫崔小石。”
小孩子点点头,笑了笑,并未言语。
韩夏慢慢翻身跪倒在柴草堆上,说道:“谢谢二位大哥的救命之恩!”
韩夏言罢,便嘭嘭地磕头。
刘俊达赶忙阻拦,道:“别!别!小兄弟,快起来!快起来!”
刘俊达说着便将韩夏拉起来,再次扶他坐好,而后又问道:“小兄弟不像是本地人。你叫什么?从哪里来?怎么一个人走到这里?没有亲人吗?”
韩夏闻言,眼泪掉落下来,一边哭一边说道:“我叫韩夏,原来住在剑南州青藤峰下。我们那里发大水,家里人都被淹死了。我是一路讨饭才来到这里的。”
刘俊达也不知道青藤峰在何处,但看韩夏的模样倒不像是在说谎,于是,继续问道:“你现在打算去哪里?去找亲戚吗?”
韩夏擦擦眼泪,说道:“我没有亲戚!”
刘俊达说道:“你要是没有亲戚可找,就和我们一起讨饭吧!不管以后谁讨到吃的,咱们三个一起分着吃。”
崔小石闻言,欲阻拦,说道:“大哥……”
刘俊达已知他想要说什么,无非是不想留下韩夏,瞪了他一眼。崔小石吓得不敢继续说下去。
韩夏心中盘算:“跟他们一起,总要好过自己讨饭。”遂赶忙说道:“谢谢二位大哥收留。”
韩夏翻身又准备磕头。刘俊达赶忙拦住他,然后对崔小石说道:“还不拿出来!”
崔小石问道:“什么东西?”
刘俊达说道:“少装糊涂!你说什么东西?刚才剩下的三个包子呢?拿来给小兄弟吃。”
崔小石极不情愿地把三个包子拿出来递给韩夏,忖道:“倒霉!倒霉!真倒霉”。
刘俊达说道:“这是我俩早上讨的包子,给你留了三个。你快点吃吧!”
刘俊达并未说实话,此地的人心都硬,哪会有人好心给他俩包子?二人整个早晨一点东西都没讨到,最后是崔小石从一个饭馆外的笼屉中偷出的包子。
韩夏口中称谢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很久没吃过如此香甜的食物,风卷残云般吃个精光,吧唧吧唧嘴,竟然未尝出其中味道。
如此,韩夏加入二人之中。由于韩夏年龄最小,他们便以“老三”称呼他,而韩夏则称呼他们为“大哥”和“二哥”。
三人不单单在砀山镇讨饭,大多时候会去附近乡村去讨饭,因为在乡村讨饭相对比较容易,这也是三人没有离开砀山镇的主要原因。讨的多就能多吃一些,讨的少就得少吃一点。讨不到之时,除了韩夏挖些野菜充饥外,崔小石偶尔也会去偷些食物。由于韩夏能分辨野菜,故此崔小石觉得韩夏还算有点用处,已然打消敌意。三人相处倒是越来越融洽。
一个半月之后,韩夏的身体比独自讨饭时好上很多。他也了解到刘俊达和崔小石的身世,二人也不是本地人。刘俊达十岁时,父母双亡,一开始寄居在亲戚家,后来被亲戚逐出,沦落为一名乞丐。前年,他才来到砀山镇,至于他是从哪里来的?他从未说过。崔小石与刘俊达的身世相仿,同样是孤儿,同样寄居于亲戚家,不过他是因时常偷盗才被亲戚逐出,去年才来到砀山镇。由于二人身世相似,所以一见如故,便相依为命。
单说这一日,天空阴暗,秋雨将至。如此天气,三人自然不可能到附近乡村讨饭,而是来到镇上一个背靠砀山的大户人家碰碰运气。敲门之后,门分左右,从里面走出一名仆人。
刘俊达说道:“大爷,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仆人眼睛一瞪,不耐烦地骂道:“哪来的小叫花子?哪有吃的?滚!滚!滚!”
刘俊达又哀求地说道:“大爷,您就行行好,就赏口吃的吧!我们已经两天没吃东西。您日后必有好报。”
仆人阴笑说道:“两天没吃东西?你们等着!”
仆人言罢,转身回到院子。
刘俊达赶忙说道:“多谢大爷!多谢大爷!”转过头对韩夏和崔小石,笑道:“我们等会。这位大爷肯定是拿吃的去了。”
韩夏和崔小石点点头,便在原地等候,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半刻钟之后,大门再次打开。这次出来的不单是刚才那名仆人,还有两名与他同样装束之人跟在其后,并且每人手中牵着一只黑色大狗。再看这三只大狗,体长足有二尺五寸,不停地狂吠。
刘俊达见状,大叫一声:“快跑!”
刘俊达转身撒腿便跑,韩夏和崔小石见此架势,再经刘俊达提醒,同样转身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