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猴子定了定神,再次打开了箱子,可以清晰的看到里边叠放着一套官服,看样式应该是县太爷之类的衣服。孙猴子仔细辨认了一下,可以确定这不是什么戏服之类的。
难道那个澜衫青年是个新任的县令不成?
孙猴子注意到旁边放着一封信,封口已经被水浸泡开了,孙猴子犹疑了一下,掏出了里边的信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孙猴子当年也曾经做过高中进士进军仕途,光宗耀祖的梦想,为此甚至不惜卖身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当书童。只是可惜,读了三年,除了认识了几个字,做出的文章却是狗屁不通,逐渐失去了耐性,这才跑了出来,重操旧业,干起了偷儿的老本行。
后来听说那户人家的公子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好在家里有钱,出钱捐了一个什么官,让孙猴子很是感慨了一番,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孙猴子拿起信件,信件正是吏部下发的任命绍兴府新昌县县令的公文,只是因为浸了水,墨迹化开,显得有些不清晰,最要命的是新任县令的名字已经变成了大大的墨点。
这人莫非就是新任的新昌县县令?
这好像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一个外乡人会出现在绍兴府。
这也可以理解,他一个外乡人何以会如此视死如归的面对倭寇,说他想立功也罢,说他因为是县令觉悟高也好,但这却也是一个最好的理由。
孙猴子的目光移到旁边的澜衫青年的身上,暗忖自己恐怕是要走运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虽然澜衫青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但他还如此年轻,绝对是个潜力股,可谓是前途无量。以后即使达不到宰相的高度,执掌绍兴府却也是有可能的,自己怎么也算是澜衫青年的救命恩人,以后在绍兴府的地面上,他孙猴子就可以横着走路了。
孙猴子想得美,心里却咯噔一下,皱起了眉头。
如果澜衫青年倒打一耙怎么办?官字两个口,怎么说都是他们的理。如果冤屈自己是那个害他的人,那可如何是好?
孙猴子平时喜爱听茶馆里说书的,那些大人物可都是惯会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伎俩。就算是澜衫青年没有冤枉自己,会不会因为欠了他的人情,反而因此记恨于他?毕竟自己见证到了他最落魄最困难的时刻。
孙猴子搓着手,似乎要从中汲取一点的热量。他有些举棋不定,看着澜衫青年的面貌,最终狠狠的咬了咬牙,把箱子藏到了旁边的树林里,上前把澜衫青年背在了自己的身上,迈步向着绍兴城方向走去。
孙猴子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虽然街坊四邻不说,但他却是知道,他们从心里是有些看不起自己的。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不想永远被人戳着脊梁骨,被人奚落。
天还没亮,绍兴城的城门依然紧紧的关闭着。胆识孙猴子知道绍兴城的西城墙边上有一个狗洞,穿过狗洞不远就是他的家了,那是他父母留给他的唯一的东西。
天不亮,城门不开,对于孙猴子来说却是再好不过,要不然背着这么一个满是鲜血的人,还真的不好交代。
孙猴子顺利把澜衫青年背回了家,放到了他那张咿呀呀作响的床上,临走之际还不忘给澜衫青年盖上了他那条黑不溜秋的被子。
孙猴子折返回去,再次把箱子背了回来,这个时候天光终于大亮了。
据说澜衫青年一直没有醒来,看着紧闭双眼的澜衫青年头上的殷殷血迹,孙猴子觉得应该把仁和堂的孟广和老板找来,一是给自己做个见证,二是如果再不给医治一下,天知道澜衫青年还能不能醒过来。
孙猴子叹息了一声,走出家门,一步步向着仁和堂方向走去。行走间,突然注意到迎面走来两个人。
前边一个中年人,身形有些消瘦,佝偻着身躯,脸上带着一种虚空的苍白。眼窝深陷,带着几缕血丝,但却透着一种精明的光芒。尖长的下巴上留着一个山羊胡。中年人身上的布料很是普通寻常,可是他右手大拇指上戴着的那个玉扳指,懂行的孙猴子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绝对是一个财不露白的大肥羊。孙猴子给他下了一个定义。
中年人身后跟着一个大汉。大汉长得身高体壮,宽大的额头,两只灯笼一般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唇又厚又重,下巴上的胡茬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青嘘嘘的光芒,带着一种强硬的犀利。
第十三章 县太爷的随从(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