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四面调集的大军皆不堪战,无奈之下,崇祯终于下令调动南方的卢象升火速入京救援。大明苦于两线作战,如果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崇祯万万是不会把卢象升调动的。
那么被崇祯帝视为肱骨之臣的卢象升为什么在清兵初入关的时候不入京勤王,他在哪儿?在干什么呢?
“时象升方追贼至郧西”、“屡获奇胜,釜鱼阱兽,贼旦暮可平”。这个时候,卢象升正在湖北郧西配合着陕西的洪承畴把盘踞两省如临潼、邠州、渭南、韩城、华州等地的流寇打得命悬一线满地找牙。
京师告急,明廷终于诏令卢象升保卫京城,再赐尚方剑。随着“卢阎王”的北去,农民军额手庆幸,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而后产生的结果就是:“(象升)既行,贼遂大逞,骎骁乎不可复制矣。”
此时的乾清宫里,香烟袅袅。
由于崇祯每天都是心情不好,时而发怒,那站在旁边侍候的几个宫女和太监都没有一点声音,人人惊惧之下,他们大气不敢出,只是偷偷地打量着皇上的面部表情和他的细微动作。
这些宫女和太监们平日并不需要等待皇上开口,他们会根据崇祯帝的眉毛眼梢、嘴唇或眼神的任何轻微动作行事,能完全做到合乎他的心意。
当崇祯忽的喉咙喉结滚动一下,做了一个干咽的动作时,一位宫女立刻走前一步,用双手捧着一个堆漆泥金盘子,上面放置有精致的茶杯茶具,她小心翼翼的放置下茶杯,接着又细心的泡一杯热乎乎的香茶,随后又是小心地蹑着脚退了下去。
崇祯愁眉不展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把杯子放回茶几上,继续又烦躁的看着那案牍上堆积如山的文书。
因为平时文书太多,崇祯怕自己省览不及,漏掉了重要的,他采用宋朝旧例,叫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再用黄纸把内容摘要写出,贴在后边,叫做贴黄。这样,他可以先看看引黄和贴黄,不太重要的就不必详阅全文。
但,若是紧急军情的密奏和塘报,随到随送进宫来,可以没有引黄,也更没有贴黄。
刚刚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就亲自送了一份塘报过来,他无声无息的施礼,然后轻轻的把塘报放在案首,随即悄然无声的伺立在旁。
由于王承恩此等太监,一天到晚的在皇帝左右侍候,在崇祯的恩免下,平时用不着那种一拜三扣头的诸多隆重礼节。
而说实在的,崇祯现在每天最怕看到的就是军情密奏和塘报,里面大明官军除了溃败还是溃败,不是这里丢一城,就是那里失一地,让他整日心情郁郁不得开颜。
平时处理公务的时候,有时崇祯实在觉得疲倦,就叫秉笔太监把奏疏读给他听,替他拟旨,但是他对自己左右的太监们也不能完全放心,时常疑心他们同外臣暗中勾搭,把他蒙在鼓里。
其中尤其关于军情密奏和塘报,万万不得马虎,自己再怎么劳累,战报结果再怎么糟糕,他也得挣扎精神,亲自批阅文书,亲自拟旨。
看到王承恩的到来,并送上了塘报,崇祯自忖不知大明哪个城池又遭了清兵的毒手?虽然每次他一看到塘报就是心情恶劣,仿佛这塘报就是报丧的乌鸦一般,每次都没有好事,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拿起文书仔细看起来。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无声的伺立在旁,但是他若有若无的目光只是留神着皇帝的脸色。
这个王承恩原本是东厂安插在潜龙信王府里的眼线。用来监视潜龙信王的一举一动,随着天启帝驾崩,由于没有子嗣便传位于自己同胞弟信王朱由检即崇祯皇帝,王承恩也跟着升迁为司礼秉笔太监。
王承恩出身贫苦,迫于生计,他自小净身当了太监,后来奉命服侍和监视未成年的信王。王承恩课不像明朝的其他多数太监那样恶贯满盈,他心底善良,城府极深,又是知恩图报,由于崇祯一直恩待于他,他也完全听命与皇帝的调遣,对崇祯可谓是忠心耿耿一直到死。
崇祯帝对于太监王承恩来说,是他从小看着长大,也是他一手伺候长大的,崇祯虽然是他的主子,但何尝又不是他的亲人?他的精神寄托?
自从崇祯登基以来,每年的焦头烂额,日渐神形枯槁,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硬是被折磨成了一个小老头,这些情况,王承恩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今天外廷一送过来这塘报,王承恩就第一时间看过了,自然塘报里面通报的是蓟州大捷。
多少年了,多少年大明官军没有取得如此痛快淋漓的捷报了?王承恩不敢怠慢,赶紧亲自送了文书过来,他料得,一直不得开心颜的崇祯帝必定会愁眉顿开,喜笑颜开。
果然,在王承恩的留神目光下,崇祯帝神情是越来越激动,他频频点头,气也喘了起来,脸颊上也涌出了不健康的潮红,随即那常年阴郁的苍白脸上就是闪出一丝笑容,渐渐的这股笑意荡漾开来,越来越大,直到充满了皇帝的整个身心。
“哈哈哈!”崇祯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如此大捷,振奋人心!东虏敢视我大明无人耶?!赏!一定要赏!有功人员,朕不吝重赏!”
随着崇祯的笑声回荡在宽敞的乾清宫内,王承恩也是露出由衷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