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贞观五行劫 > 〖第四卷·木之卷〗《云山新雨盟》 第二十一章 往事

〖第四卷·木之卷〗《云山新雨盟》 第二十一章 往事(2/2)

    高人道士问起我等遭遇,亦觉秦王杀戮过重,为二王不平。遂以血为引,卜得此卦:宏图莫语,五行轮转,十六载后,风云即起。在我等劝说下,高人道士动恻隐之心,携太子妃归隐昆仑,以待世子出世。我等太子府亲卫与齐王府死士合成隐部,为其引开追兵。临行前,我部与高人道士约定:十六年后,待太子之子成人,当至齐州,以太子妃项链为凭,重启我部兵马。

    我部辗转流徙,损失半部人马,总算在并州隐住身份,立足发展。后依约定,逐渐迁往齐州,潜伏至今,只为等待少主到来。”

    一番话讲来,莫慕二人均露惊异震撼之色。

    良久,莫小雨艰难开口:“难道您所说的那位高人道士……”

    吕清点头:“正是令师玉洞仙宋瑜。”

    “可是……”莫小雨犹自挣扎:“师门孤儿众多,怎知就一定是我?”

    吕清取出一信递上:“前些时候,我收到令师传信,所以派子云前去接你。”

    莫小雨展信观看,纸是新纸,字为师傅所书,上面写道:十六年前遗腹子,今日出山。信下有师傅印鉴,所署日期正是她下山之日。

    她持信无言,心中一片混乱:自己竟是太子之子,师傅以前可从来没有说起过啊。

    “还有一事,须向少主禀告。”吕清又道:“当年,身为武者,我等除武力外,再无一技所长,生活困苦,容身亦难。后有一异人教主招揽我部,说道:天道不公,改天换命,聚五行之力可逆天命,扭转乾坤。他说的话与尊师所卜之卦暗合,我等无处容身,为保部众,只得率部入教,成为其下隐龙堂。在那异人教主的巧妙安排之下,我部残存众人方得以隐瞒身份,立足并州。”

    慕子云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道:“原来我们是因此才加入万舍教的。”他一直对二叔暗为隐龙堂主之事感到好奇,如今方真相大白。原来小雨有这么凄惨的身世,他不禁心疼起来。

    吕清道:“是的。这些年来,听闻万舍教主已聚齐五堂,分别为:黥虎堂、墨凤堂、影麟堂、隐龙堂和玄武堂,每堂均有强者坐镇。聚五行之力可逆天命,也许玉洞仙所算的风云真的即将到来。少主归来,我暂代的隐龙堂堂主之位就可以卸任了。”

    想了一下,慕子云道:“二叔,我在回来的路上遇到黥虎堂堂主尚天华,他似乎知道可用信物调动我部兵马,曾派人在半途截捕来齐州的十六岁少年,欲搜信物为己所用。”

    听到尚天华的名字,莫小雨警醒地说道:“不仅如此,他还知道我在昆仑,曾带人上门追讨信物,我的朋友路小花就是因此被他抓去的。”

    吕清眼中闪过一道阴霾:“黥虎堂近年来确实太过嚣张,咱们隐忍的时间也足够长了,该是时候让他瞧瞧咱们的手段了。”

    他起身向莫小雨拱手,道:“少主稍待,我这就去和尚天华理论!”

    莫小雨急道:“二叔小心!尚天华武功极高,他只带数人就差点把我师兄布的大阵攻破。”

    吕清道:“放心吧!除本庄外,我们另有暗藏人手,实力并不比黥虎堂差。尚天华武功虽高,但我部有的是死士,生死相搏,并非只论武功。”

    莫小雨听得心中一悸:“可是……”

    吕清摆手阻住:“少主仁慈,但对有的人是讲不得仁慈的。”他提声对慕子云道:“你随我去泰山黥虎堂,同在一教,却多年未见,也是时候登门拜会一下了。”

    “是!”慕子云领命,临出门前向莫小雨送去一个“安心吧”的眼神。

    吕清对莫小雨道:“少主一路劳累,暂且在此休息,属下定把少主之友救回。”

    莫小雨不再犹豫,坚定地说道:“既然是为救我的朋友,那么我也要去!”

    “也好。”吕清赞赏地看她一眼,“不过少主要去,且容我安排布置一下。”

    他走出房门,大声令道:

    “文爷,你写个拜贴找人送去黥虎堂,说少主三日后登门拜访。”

    “富凯,你派人提前做好准备,以策万全。”

    “小固,你去城里盯着,看看官府那边有什么动静。”

    “老王,你与我去山里,让暗部的兄弟集合一下,前来拜见少主。今晚上我将把隐龙堂之位正式传于少主。”

    “老马,我们出去的时候,庄里你要守好。”

    ……

    耳听着门外吕清宏亮地将一道道命令传出,莫小雨后知后觉地害怕起来:

    难道就这么做了一堂之主,去统领吕清这样的强者?

    自己这么差劲的人真的能行吗?

    ……

    刚才听闻满门尽灭时的义愤,似被风吹过的烛火,摇曳欲灭。她缩在椅中蜷成一团,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恐惧,似一张顶天立地的巨口,将她与周身的一切缓缓吞噬。

    她紧紧地抱住自己,死死地闭起眼睛。

    黑暗降临。

    *********

    注:并州,今之太原。齐州,今之济南。

    伊真有话要说:

    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盛世,李渊与李建成统领文官,制定国策,功不可没。太子李建成仁慈且胸怀宽广,如果是他治理国家,未必比不过李世民,这大概也是李渊认可他的原因。李世民虽可称为千古一帝,但诛兄夺位这一污迹,即使篡改史书,也无法自圆其说。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