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轰——”四发炮仗把气氛推向高。潮。
见新娘出到门口,喜娘连忙回去,把一个劲儿傻笑的新娘拽下马,低声叮嘱:“等会用右手,把新娘扶上花轿。”
“是——是——”新郎一个劲儿地点头,双眼放光的只瞧着缓缓行来的新娘。
喜娘正欲往前去,临了不放心,又多问一句:“哪只是右手?”
“右——手——”新郎伸出的赫然是左手。
新娘伸手就是一掐,心里咒骂,傻子!
“啊——痛——痛——”他抬起被掐的那只手,又吹又抚,“痛——痛——”
“待会再伸错手,媳妇就不给你。”
虽然喜娘的声音很低,但却被新郎听得清清楚楚,他惊慌的抬起双手,思考半晌,伸出右手:“这——只——”
“对了,记住了啊!”
新娘越走越近,锁啦吹得越发起劲,喜娘一个弯腰,掀起轿帘,笑嘻嘻地等候在一旁。
新郎一瘸一跛地迎出去,伸出左手要去搀来人。
不仅傻,还残疾!
大伙儿心里一凉,都向新娘投去同情的目光。
喜娘在后边咬牙切齿:“傻子!”
忽然,新娘脚一软,往下瘫倒,两个丫鬟赶紧去扶,终是手脚慢半拍。
只见喜盖头被倒下去的力道一掀,掀至一旁,露出一张倾国倾城梨花披雨的脸来,这还不止,原本笼在喜服中的青葱手臂竟然还绑着绳子。
整条小巷一瞬间安静,静得可听见新娘子眼角泪珠掉落泥尘的“啪嗒”声。
看客中有人倒吸冷气,有年轻的媳妇惊惶地捂住嘴,有人甚至吓得一踉跄。
“唉~唉~”喜娘反应过来,“新娘子是舍不得娘家,舍不得她娘亲,啊~,继续,继续!”
锣鼓锁啦再次尴尬响起,吹奏之人只扬着脸,看着天,摇头晃脑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看见。
两个丫鬟忙不迭地大力一提,把人提起来,婆子从后面赶上来,捡起盖头连上面沾染的泥都来不及弹一下,就给新娘子盖上。
两个丫鬟一个婆子加快脚步,把人架进轿子里。
新郎空伸着左手追在后面:“扶——扶——”
转眼间,人已经关进花轿。
喜娘一巴掌刮到新郎的后背上:“赶紧上马。”
在几人的帮扶下,新郎费力的爬上枣红大马,还不待其扶正纱帽,一旁的司仪便喊开了:“送轿!”
八位身穿大红缎子马褂的大汉马步一扎,一声响亮的吆喝响起,轿子离地。
大红灯笼开路,炮仗齐响,锁啦锣鼓乐翻天,一行队伍在人们的注视下,浩浩荡荡掉头而去。
待队伍消失,再回头一看,刚刚新娘出嫁的屋子空空荡荡,竟无一人。
看热闹的街坊领居,压根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大家愣是半晌没说话,你瞪我我瞪你,忽然生了默契一般,均低头做鸟兽散。
只有天真不知的孩童还撵着花轿远去的方向,追着,跑着,笑着。
声音渐响渐远,那尖锐的锁啦出吹的,赫然是一曲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