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不允许李隆基过度感伤,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稳住安禄山的情绪,给朝廷更多的准备时间。
杨国忠和韦见素二人倒也不愧是宰相,两人一人出了一个主意,而且都非常可行。
杨国忠的办法是:分权架空。
请皇上下一道圣旨,任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珝为河东节度使,然后封安禄山为平章事、入长安辅政。如此一来,他的力量自然可以瓦解。
杨国忠这个办法的确不错,如果安禄山真的来长安,要杀要剐那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而且这么一来,他在东北三镇的影响力会直线下降,被三个新任节度使慢慢取代。
就算安禄山心虚不敢来长安,那也没问题。只要圣旨出去,贾循他们三个就是正儿八经的节度使了,还会甘心听从安禄山的命令谋反吗?人家图什么?
即便三人无法与安禄山抗衡,至少在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也不会真心实意。他的力量就会极度缩水。
杨国忠说完,接着韦见素也提出办法:完婚。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一直在长安为质,去年李隆基为了显示对安禄山的宠信,特意将宗族侄女荣义郡主赐婚于安庆宗。二人已经立下婚约,一直还没有完婚。
此时正好借口给他们完婚,然后请作为父亲的安禄山来长安参加婚典。
自己儿子结婚,做父母的总不能不来吧?这是一个必答题,安禄山无法拒绝。
两个办法都很好,李隆基当即答应下来,然后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范阳。
。。。。。
两道圣旨同时送到了安禄山面前,这让他陷入两难。没办法,只好找来幕僚们,商量应对之策。
史思明鬼点子多,但公务繁忙,已经去了大同。余下几位也没有别人,就是高邈、高尚、庄严三人。
他们三人一致认为:不能交权,更不能去长安。
高邈第一个反对,道:“大人,大公子送来的信您已经看过,辅寥琳刚回到长安就被斩了,这一定与我们有关系!”
“是啊大人,朝廷一定是发现了什么,若去长安十死无生,绝不能上当!”高尚跟着说道。
安禄山当然明白其中危险,要说辅寥琳的死跟自己没关系,说什么他也不相信。
可是..
如果公然违背圣旨,那就等于表明了谋反态度,和朝廷撕破脸。他...还没准备好啊...
高尚是最支持安禄山造反的,有事没事就攒动,可以说,安禄山的谋反情绪有高尚很大的“功劳”。见事情到了这一步,安禄山还在犹豫不决,有些着急的道:
“大人,事已至此就不能犹豫了,如果接了旨意,三镇军马顷刻间就得分崩离析!我们苦心经营十几年,岂能拱手赠与他人?!”
你一言我一语,安禄山本身也不是个磨磨叽叽的人,最终下定决心:抗旨。
安禄山作出决定,手下几人也就安心了,接下来...就是安抚贾循、吕知诲、杨光珝三人,皇上封他们为节度使,安禄山不遵旨、不交权,那么他们三个的节度使也就做不成了。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由安庆绪和庄严二人出马,去向三人“开支票”,向他们表明态度,将来....封王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