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人击掌为誓以后,二人似乎少了些迷茫,多了些彼此的和谐。既然达成了共识,三大目标既定,生活似有了方向,心情变得轻松了些。他们仿佛自己将自己放归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外界的打扰了。
从此,在江城的周边田野和山林间,又多了一对朝气蓬勃的身影,从全副户外装及帽子和墨镜的武装下,看不出这是一对中年男女,而从他们的挺拔的身姿和步伐上更似青年男女。
平时下班在家里,她看电视,他在看书;他写东西,她看手机;当二人同时看电视时,就只是默默地看电视。他们相互间的话不多,但一起在身边就安稳。周末一到,他们就抽时间一起去郊游,而这个时候,他们是最放松的,忘记了工作的无聊、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忘记了生活的琐碎,他们一路上有看不够的风景,有说不完的话,并彼此照应,以保证快乐出行,安全返家。
他们家居住在城市西边,距离山峦已经很近了。虽然在他人眼里,这个所在很偏,但他们很喜欢自己这个所在地,因为他们只要从家里出来,走上约半个小时,就出了城并来到了乡间,群山就出现在眼前了,去除了驱车的无聊时间。他们喜欢徒步走向山野,那样好可以穿越,而不是开车出去必须走回头路,返回到停车点。
2008年秋天的某一个周末,夫妻二人又准备去登山了,这次的目标是城西边的山脉中最高的峰——磨盘山。
夫妇二人穿戴好在一次去北京参加户外装备展购得的各自的登山装,王一夫背上背着个大大的登山背包,鼓鼓囊囊,于海燕背着个小些的登山包,他们就出发了。他们从所住的小区走出来,不多一会儿就走出了城市,走上一条铁路,沿着长长的铁轨,远远地就可以望到山峦连绵不绝,仿佛是一种召唤,让人停不下脚步,奔向那远方。
王一夫背着重重的行囊,却身体笔直的,步伐轻快地如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一般矫健,而且气虚平稳。海燕虽有些气喘,但脚步却不落后。这是他们自己又一个周末的愉快时光。
说话间,他们走过一个村子,走上村后一个坡,哈,一幅农村的旷野景象展现在眼前:田地里庄稼正是成熟时,平整的稻田,稻浪翻滚;矗立的玉米杆,形成广阔的青纱帐,老玉米抖着胡子在等待种植人来收获,把他们带回家。转回头看了一眼,喧嚣的城市被甩在了大身后。再调回头望向远方,刚才还是很远的群山已经近在眼前了。眺望群山,连绵起伏,七彩霓裳,一派秋意浓。
二人停步,呆呆地注视着这幅画面:天老爷积攒了春天和夏天的色彩,装进自己的包袱里,扎紧口袋,让色彩在一起酝酿,计划着在冬天单调时好让自己回味春天的绿和夏天的艳。天老爷就不断地采着,装着,正待天老爷为自己的未雨绸缪而美滋滋着,兴许是他装得太多了,兴许是忘记了扎紧袋口,却一不小心使包袱口朝下了。这下就把他老人家精心酿造的色彩琼浆玉液抖落了出来,洒向漫山遍野,而随着天老爷一步一摇地走,琼浆就被甩将出来,将山林染成一溜溜红、一条条黄、一墩墩紫……的色彩,层林尽染。此时的天地间,天空上云淡风轻,大地上五彩斑斓,染出了世界无限的秀美风光。色彩那是大自然的造化呀,天老爷倒也一点不吝啬,并加进了自己的酝酿和温暖,一齐洒还给了人间。
他们抓紧时间继续向目标挺进。他们来到了磨盘山脚下,已经是汗透了衣裳。他们放下行囊,换下外面的冲锋衣,凉爽自己,也为下步登山提前做好身体透气的准备。
沿“万德寺”北墙边走,进入树林,登山开始。进山,最初的感觉就是凉爽,身体舒适了许多。但与徒步不同,那是平地运动,登山却是要克服自身重力的过程,难度加大许多。走几步就得歇一歇,再登几步就得停下来喝口水,上气不接下气地向上挪步。刚刚凉爽下来的身体,又一次变得燥热起来,不到垂直距离20米,人已经是大汗淋漓。
在又一次休息时,王一夫爱惜地递给老婆旅行杯装的茶水及一块巧克力。老婆喝了一大口水,咀嚼起巧克力,并喘着气,不断平复强烈的心跳。很快,老婆似恢复了体力,她一扭头继续登山。
运动中,假如边走边说话,那是更加耗体力的,所以他们只埋头登山,不多说话。不知不觉中,他们登上了200米高度的第一目标,那块可供休息的第二峰。到达此地,他们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哪管其他事儿呀,休息、调吸。此时,已经是过了中午时光。
王一夫叼上一根烟,就起身开始忙活起来。他在附近找了块平坦无草之地,解下身上的背包打开,先掏出一大块衬垫铺在地上,再一件件地掏出他所带的东西,有序地摆放开来。他在这空旷的平地上,架起了一个小液化气罐,架上锅,倒上水,竟然开始煮起了方便面,看着那热气腾腾的沸腾场面,再加上小葱、尖椒、香菜、干豆腐皮、即食豆瓣酱,还有一只烧鸡,几听啤酒,几听可乐,丰富的野餐准备停当,开始用餐,聊天。
享受着丰富的食物,喝些啤酒,王一夫有些微熏。此时,方便面已经煮好,二人一人一碗,狼吞虎咽地吃下这碗方便面,老婆直向王一夫表示:“太好了!方便面竟能这么好喝的呀。”
此时的山林平地,无人经过,唯有微风吹着树梢沙沙响,松树散发出一股股松香怡人,鸟儿围着我们这块天空飞来飞去,秋天的暖流夹着酒力上攻,全身暖洋洋,仿佛世界也变得温暖而亲切。世界多美好呀!我顺势躺在垫上,微闭着眼睛,舒缓着我的肌肉和神经。所有的疲倦全部消散,体力真正地恢复了过来,身体发热,感觉浑身是劲。他们享受着在高山上的二人世界,或许这里远离凡尘,或许这里更贴近他们冥冥的理想境界。
王一夫看了看身边的老婆,询问:“咱可以继续登山吗?登顶只差一步之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呀。”
老婆爽快地答到:“有您这碗汤垫底,多高的山全能对付。”
他们井井有条地收拾行装,收拾起垃圾装袋悬于登山包侧,继续向顶峰登去。由此再向上登就容易多了,有山脊小道,遇岩石手有可抓,脚有可踩。一鼓作气,他们终于登上了海拔319米高的磨盘山顶峰,站在了那块巨大的磐石之上。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登顶磨盘山了。
举目向东望去,田野的尽头是座城市,群山环抱;向西放眼,山的那边还是山,连绵起伏;望向天空,天高云淡,湛蓝如洗;山顶的空气清爽,山风更劲,树叶欢响着好似唱着迎宾曲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王一夫畅快地朗诵到:《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老婆于海燕也来了诗兴。朗诵一首:《水龙吟 腰刀首帕从军》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免穴,暮烟残照。书情,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体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十七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诵毕,二人相视而笑。
在户外,投入到敞开着怀抱的大自然里,特别是在这山顶,最是打开人的心扉,享受天、地、人合一,怎不似神仙?
在山顶观望并感受风光后,他们原路下山,返回到“万德寺”前广场,等待24路郊线公交车返回市内。
这一天的山野旅行,他们似神仙伴侣。在返回城市后,他们又重拾人间烟火,他们在菜市场里买好菜,要回家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回到家中,海燕开始洗菜、做饭,而王一夫抓紧写着今天的纪实,这是他的爱好并已经形成了习惯,他愿意让所有的经历“再飞一会儿”,这样,他感受的快乐就更长久一些。
<strong>作者寄语: </strong>人们经常会忘记自己身上本存的自然基因。当走向户外时,才不断体会到我们是自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