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儿童难再首,百人独傲渊冥。宁怡月色夜朦朦。学刘主再会孔明。
——临江仙 第三章题引
第一节(上) 会稽之难
石不全和太爷在山里转来转去,走了好久才来到姜魁的墓碑前,衙役们都带着铁锹和锄头等工具跟在后面。
“石公子,这不好吧,古人云‘死者为大’,我们如此惊扰,恐死者会怪罪。”县太爷一再劝解道。
“无妨,我们是为死者讨回公道才要开棺的,死者会理解我们的。”说着便对着死者的墓碑拜了拜,便命令衙役们道,“开挖吧”。
衙役们面面相觑,最后不知所措的看着县太爷,太爷心一横叹了口气道:“听石公子的,快挖!”
话音刚落,衙役们便开始动手推到了墓碑,将坟墓抛开,衙役们合力推开棺材板,在场的所有人都没里面的景象惊住了,可是石不全却十分冷静,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般,石不全走到尸体旁蹲了好一会儿,才命令衙役将尸体搬回县衙。
“石公子,棺也开了,尸体也看了,不知现在可不可以抓人了。”县太爷赶忙问道。
石不全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您先派人暗中盯着凶手,看他与哪些人接触。”其实石不全心中有自己的盘算,但是却不能告诉任何人。
“好。”县令应了一声便命令衙役去屠户家盯着凶手。
晚上,华斌率领着五万主力大军刚抵达会稽山附近,便被一群破衣烂衫,扶老携幼的难民拦住了去路。
“这是怎么回事?”华斌立在马上高声问道。
“禀报将军,我军前方出现大批难民,大军难以行进。”斥候快马而来回报道。
“难民?何处的难民?”华斌问道。
“听闻是从荆州南下而来的。”斥候回报道。
“荆州的难民?”华斌沉思了一会儿,便继续问道:“荆州并无战事,他们为何逃难而来?”
“据说是后秦常常侵扰边境城镇,百姓们难以生计,只得南下讨生活,重寻一块安身之所。”斥候又回道。
“将军,如今天色已晚,山上狼虫甚多,望将军收容我们一夜,给些吃食吧。”一个老人家右手拄着拐杖,左手端着个破烂的青瓷大碗,旁边跟着个小姑娘步履蹒跚的走到华斌马前,“噗通”跪倒在地央求道。
“这……”华斌犹豫不觉,陷入沉思之中。
“将军,这些百姓流离失所,家世甚是可怜,就收留他们吧。”这时一个随军将军道。
“对啊将军,我们这么拼命打仗,不就为了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吗?如今如此众多难民在眼前我们怎能不救?”另一位将军恳求道。
“可是……,这……”华斌依旧犹豫不决的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少,衣不蔽体,穷困潦倒,心中甚不是滋味。
“将军,我们不能抛弃百姓啊,难道将军想让这些百姓晚上露宿野外被狼虫吃掉吗?”另一位将军质问华斌道。
“可是……”华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收留他们,担心再次发生像句章城那样的事情,可是如果不收留却又于心不忍。
这时军中主簿刘穆之劝解道:“将军,百姓才是我们北府军的后援力量,如果我们今天抛弃百姓让他们自生自灭,那日后所有的百姓都会认为我们北府军不顾百姓死活,那我们必然失去民心,兵法云‘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失去最重要的人和,那日后还如何会打胜仗呢。”
“可这会不会是诡计呢?”华斌忧虑道。
第三章 建康城波澜跌宕,石不全叛逃临川(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