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中,嫁去江州府方舟任上的贺淑璃传来消息,怀有身孕足两月。
同年底,近八十高寿的路娘一觉睡下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去得很是安详。
路娘也算寿终正寝,所以许三花即便是有些难过和伤感,也很快就缓过来了。
路娘生在云氏,葬,也应该葬在云氏,许三花命云风带人扶棺,送路娘回云州府安葬。
这些年,路娘年纪大了,不用做更多的事,也没少跟老胡氏在一起说话摆闲。
她此番去了,老胡氏也难受了好久,颇有些感慨。
人老了,终是要有一死的。
这个道理,老胡氏十分明白,她过了这么几年的好日子,孙子孙女都有出息,重孙重孙女也都健康乖巧,可可爱爱,读书识字,她亲眼看着呢,也满足了。
也不知是因为一番感慨,还是这年的冬天太冷,陆陆续续的大雪小雪就没有听过,一直身体都还不错的老胡氏一下子就病倒了。
这下子可是把全家上下都吓了一跳,许三花更是急得日夜守在病榻旁。
所幸这些年身体补得好,药膳就没停过,在床上躺了半个来月,在除夕之前,老胡氏就好了起来。
如此,众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老胡氏这一病是缓过来了,但同样在这个冬日病倒的蒋村长却没有挺过去,在除夕之前,就咽了气。
不过他也是笑着去的,他也算高寿了,只可惜,还是没挨过明年七十大寿,但是也够了。
咽气之前,蒋村长还来得及好好生生的看过了自己的后人。
老钟氏身体一直不好,三年前就去了。
围在病床边的,就是儿子蒋大平和儿媳朱氏,大孙子蒋承祖和大孙媳刘氏,二孙子蒋承志和二孙媳冯氏,以及重孙和重孙女们。
蒋村长是半夜咽的气,第二日一早灵堂摆起来,村里各家各户就挨个去吊唁。
丧事不过年,看好的日子也就在年前,将人送上山好生安葬了之后,离除夕,也就两天了。
今年冬天,村里好多老人都没有熬过去,都是老胡氏他们这一辈的,这么多丧事走下来,今年这个除夕,也难得的,过得没有那么热闹。
老人走了,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孩子降生,这就是生命的传承,生生不息。
正月十五之后,村里的学堂开学,新入学的孩童又是满满两个班,将去年底结业的学生空漏补得是满满当当。
二月县试,学堂第一批的算是读书可以的所以被留下来接着学习四书五经的学生,一连参加了二十八个。
县试放榜,二十八个里过了二十二个,这可是大喜事。
四月府试,二十二个学生继续下场,二十二个全部取中,皆可称童生。
消息一传回来,十里八村的都沸腾了,虽说许家学堂至今已经六年余,但这却是许家学堂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批学生。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值得高兴。
毕竟,这些学生都是庄户家的孩子,从启蒙至今最久的也才六年,头回下场,能有这个成绩,怎么不叫人高兴?
八月正好是三年两次的院试,二十二个童生继续下场,取中秀才一人。
二十二取一,是很少,但秀才难考,有多少人考一辈子都考不过秀才的?
此番许家学堂的学子初次下场,一路从县试到院试,考中童生二十二人,考中秀才一人,也足以叫整个淮安县轰动的了。
这个许家学堂,厉害啊!
上学堂哪里不是上啊?想要科举的,一时间都想往许家学堂来求学。
可惜,许家学堂地方有限,先生有限,只招十里八村的孩子们,不招镇上之外的人。
如此,尽管有些遗憾,但许家学堂的名头就算是盛起来了。
兴元十年,二月县试,许家学堂继续报名,下场三十个,榜上有名一多半。
四月府试,成功取中童生的一共十五人,其中正好就有十岁的贺秉文,且是以第一名案首的好成绩,从县试到府试,高歌猛进的。
他本就是下场试一试,感受感受而已,且没想到能取得这么一个好成绩。
十岁的童生,十岁的县试府试两案首,足以叫众人仰望膜拜。
他虽一直在学堂进学,但又有贺璋每天单独讲学,学识早就高过童生考试的度,他能考中,先生们都不奇怪。
同年八月乡试,在学堂沉淀三年的蒋承祖再度下场,顺利取中举人,成绩喜人。
次年县试府试,许家学堂的学生继续有学生下场,照样出尽了风头。
而入京参加春闱的蒋承祖也顺利考中了进士,虽是二甲末名,但也足以叫人羡慕万分。
同年八月院试,许家学堂取中秀才的一共二十七人!
第六百四十六话:终章(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