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其实也算是在呼延合的意料之中,事实上,只要徐行一天不放人,自己就会受制于徐行,一旦贸然行动,徐行就会对自己的两个女人不利。
只是,这个时候的呼延合怎么都想不到,当初被自己驱逐出境的牛羊马三大家族,竟然真的在山间落草为寇,更没有想到,这三大家族残存的族人,直接归入了徐行的阵营。
如此,一些往日里被封存的秘密,就自然而然的暴露了,从呼延合的角度出发,很显然牛羊马这些故人,是已经把那些不该说的事,告诉了徐行,至于说了多少,藏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这主要是看牛文兄弟的悟性,到底够不够高。
这个故事,要从呼延合的少年时期,开始说起。
那时节,九州的战乱,稍稍平复了一段时间,然而,也仅仅只是平复了一段时间,因为数年以后,上官雄所参加的那场河洛天子会,直接让整个中原地带,都垮了大半截。
二十来岁的年纪,呼延合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有什么突破性的成长,呼风之扇,早已经是使用的炉火纯青,纵然如此,呼延一族,原本就不是依靠兵人血脉,立足于世的家族,相反,兵法和谋略,才是呼延合从小所向往的能力。
很多人只知道,呼延合是一个坏人,是一个聪明的坏人,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曾经何时,他的身边,也有一群知己朋友。
然也。
这牛羊马三大家族的少爷们,便是呼延合的结义兄弟,后来时局动荡不安,呼延合也已经饱受摧残和魔性的诱导,变成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坏人。
城内家小,斩尽杀绝,城外是已经伤痕累累,疲倦不堪的残兵败将,唯是一扇厚重的铁城门,让这些所谓的要守护城池,守护家族荣耀的将门,个个死的凄惨。
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事,莫过于背弃自己的初心,当年的山盟海誓,兄弟齐心,全都被眼前的利益给鞭挞的满目疮痍,回首望去,只剩下一个几乎被彻底魔化的可怜之人。
在大多数人看来,呼延合是一方霸主,当世人杰,不过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真正把控晋西北的,已经不是呼延合了,而是刀剑之力。
这与生俱来的魔气,已经伴随着刀剑之力的引导,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格,正如同有了精神分裂症一样,呼延合有的时候,甚至会和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对话。
只是可惜,每次他光明的人格,都会被黑暗的人格所说服,因为,他早就已经别无选择,也没有退路。
英雄,需要有一个象征,哪怕是邪心英雄,也需要,然而,与其说是象征,倒不如说是一种执念。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执念,往往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智,那是远比发癫发狂时所暴露出来的野性还要恐怖的东西,凭借这一股冲劲,这些人,往往可以突破自己的极限。
呼延合属于是仁天世代的人,只是比仁天小了几岁,因此,从一开始,他的人生轨迹,就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至少,在少年时期并未成名,加上家族内部的情况,也不算顶级名流,理论上来说,将门之后的呼延合,已经有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来的太迟了。
若是没有犬剑狼刀,若是没有公孙绍的鼎力扶持,只怕是早就身首异处,被族人所害了,哪里还有什么西北狼。
“我的生命,不足以同这些年轻后生僵持,若是我有一日突然暴毙,呼延一族内部便是又要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外来势力,直接趁虚而入,传承几千年的世家,就要毁于一旦了。”
这些诸侯里,除了潘分以外,几乎所有人都与呼延合的年纪跨度比较大。
其中,徐行,郭,周三人,更是要比呼延合小了四十岁左右,如此,等到这三人到了不惑之年时,呼延合估计连骨灰都没了。
当然,说是这样说,不变则痛,呼延合虽然没有办法延缓自己的衰老,以及生命的流逝,却可以让历史的进度,加速推进。
不久后的冬至,十五万铁骑,会顺水而下,从晋西北,直接突袭襄县,拉开一场,堪称恐怖的大战。
然而,现在还不是描述这段大战的时候,先把时间线拉回到拱水河之战的预备期。
那时节,正值清明,大概是在春后,夏前。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寒食节。
因为节日的习俗问题,有关于祭祖的活动,所以成为了华族人非常重视的节日,五湖四海的人们,不管多忙碌,都会尽量回来祭祖。
不得不承认,节日多,固然是好事,也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丰富感,多元化的方式,可惜,不管是社会节奏的快慢,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无法因为节日的存在而感受到一丝一毫的传统气息。
或许是节日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节奏了,又或许是很多人都已经忘却了,节日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正如同元宵节吃汤圆,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一样,或许有些人,并不喜欢吃汤圆,粽子,月饼等传统点心,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象征性的吃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算是过节了。
祭祖,也是如此。
诚然,仁山的确是在父兄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
仁天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因为彼此之间相差了二十岁,几乎是一代人的差异,换而言之,父亲老来得子,原本是一件好事,不过,这种事,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比较难受的,尤其是在兄弟二人,有着非常大的年龄跨度时,最是明显。
二十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那些外面世界的天才,都已经功成名就了,而仁天,则是一个缩在吴城幕僚府中,做个伴读书童,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持续了十年了,也就是说,仁天在幼年时期,便已经做了伴读书童。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杜氏一族的小少爷,被伴读书童,亲手杀死,毫不留情,那时,二人都是而立之年的社会精英,需要一个契机,来让自己功成名就,看似相安无事,实则各怀鬼胎,这就是所谓的而立之年。
仁天并非是天才,若非一场夜间的兵变,仁氏一族,也绝对不可能完成逆袭,换而言之,他们将会是永远的臣下,忠心不二。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因为仁天的平庸,所以他不得不缩在吴城,他的想法很简单,若是把吴城给自己的弟弟仁山,那么东海之滨,就会被仁山所控制,反之,就算自己不利用东海之滨的地理特征去操练水军,也阻绝了仁山大批操练水军的可能。
如此,兄弟俩的感情,也在那时,出现了一道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隔阂,因为他们心里面都清楚,兄弟,最是了解对方,从小一起成长,仁天比仁山大了二十岁,与其说是兄长,倒不如说是一个老师,一个引路人。
这个事,还是要从九州鼎开始说起。
天山兄弟,顺利瓜分了吴越大地的权力,尤其是仁山,捞的好处,明显比他的哥哥仁天多。
其实,仁天最初挖掘到扬州鼎的时候,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吸收鼎中的能量,来获得一些特殊的能力,早先,他就已经在图书馆里面看到过有关于九州鼎的历史资料,加上公孙绍这么一点拨,更是对于九州鼎的历史,笃信不疑。
无奈,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仁天,实在是精力有限,体能也开始伴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不断下滑,在吸收了一点点扬州鼎的能量之后,仅仅只是让视力变得更好了,重瞳子的观察能力,也有所提升,只是不算明显。
这个时候,仁天突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算我不行,未必我弟弟也不行。”
仁天这样想着,就让仁山也尝试着,吸收扬州鼎的能量。
看着弟弟有些痛苦的表情,仁天很不是滋味,父亲死后,家族也就只残存了个位数,其他的都被杜氏一族给屠杀殆尽了,这个事,一直是仁天至死的痛苦,也是他自认为,最对不起族人的事。
“若是能够早行一步,最后的赢家,便是我仁氏一族。”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仁氏一族,最后还是给徐行做了嫁衣,辛苦经营的吴城,被徐行收入囊中,虽然仁山利用袁瓒的诡计,成功杀死了上官雄,驱逐了徐行,把吴越两城占为己有,也算是完成了父兄所托付的使命,以及家族那么多的先辈,内心一直想要去做,无奈迫于现实制约,不能去做的事。
作者并不怕剧透,反倒是觉得,适当性的用旁白,或者与读者直接对话的方式,来剧透,反倒是有益于推进剧情。
看过前文的读者都知道,还有数年,徐行就会统一天下,到时候,不单单是仁天,仁山两兄弟,就连所有的诸侯,军阀,历来那么多强大的世家贵族,名流豪门,都是在为了徐行的事业而做嫁衣。
这一切,就好像是水到渠成,有天命加持。
作为一个老人,经历了人生的坎坷,自然而然的就愿意去相信天命了,仁天,仁山似乎都在不惑之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为什么同样作为人,有些人运气那么好,而我,却要一直饱受折磨。”
不惑之年的仁天,已经把吴城管理的有条不紊,只等二十年的岁月,然后成为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头,等待终结自己生命的人出现。
万幸,仁山没有那么笃信,不过,他确实很好奇,为什么别人的运气,总是那么好,而且越是幸运的人,人生轨迹也相对平滑许多,反观自己,且不说摊上一个老不正经的好色父亲,就只是在仁山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然是乱世,除了偶尔消停一下以外,大多数时候,都在打仗。
因此,原本想着成为一个画家,书法家的仁山,被迫改行。
从幼年时期,仁山就被传授了个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凡是学科,就必须要往大脑里面输送。
这叫什么?
这叫学无止境。
不过,当仁山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年少有为的社会名流时,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似乎变得有些苍白,因为帮助他登上越城巅峰的,只是因为他被扬州鼎的能量,唤醒了隐藏在体内的武灵。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大多数核心知识就被垄断了, 要么是一些世家贵族,会把一些古籍,存放在家族藏书阁这些看起来就很庄重的地方。
仁氏一族,固然有,也比不上当时杜氏一族的藏书阁,仁天运气比较好,成为了杜氏一族少爷的伴读书童,两个人在彼此玩耍的同时,也会比试历史常识。
每一次,都是杜氏一族的少爷赢。
不为别的,情商重要的人都理解,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吹捧。
一个人,被高高的举起来,托在手心,如此,就成为了尊贵的贵族,被人所爱戴所敬佩,这其实,只是幻觉罢了,俗话说,过往如烟,但是,人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点一线,都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若是真的有人可以看的清楚,分析的透彻,那么必然可以开山立派,为后人,传道受业解惑。
可惜,目前为止,极少有人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一提到传道授业解惑,就不得不提起一个,看起来就很慈善的人。
在武灵世界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与正统历史,几乎完全符合,当然,也会出现一点点不同。
孔丘,字仲尼。
人称,孔夫子,文圣。
孔丘出生在贵族世家里,从小娇生惯养,细皮嫩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不过,说是这样说,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相信的,其实,孔丘是一个一米九的肌肉壮汉,而且弓马娴熟,所谓的弓马娴熟,其实就是暗指其武功非常的不错。
但凡在古代,能够骑马的,那都是贵族,加上一身结实肉,肥肉瘦肉无所谓,重点是,肥肉炒出油来,便可以点追求其他的烹饪手法,紧接着,加工加工再加工。就是一道美味的菜。
莫要说古人不注重外表,古人的规矩,几乎就是端着的,不允许有那种特别失礼的感觉。
因此,孔丘,多半也是一个肌肉猛男,其实,不管他是不是肌肉猛男,只要个子大,多多运动,也能够有一身健美的肌肉。
那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大人们,除了夜间的体育运动以外,就是夫妻之间,说说带颜色的笑话。
那么问题来了,光棍汉,应该做什么事来消遣消遣?
要不然,就是白天的时候,练武,练骑马,练射箭,久而久之,孔丘就成长为了一个大力士货真价实的肌肉猛男。
大概知道,为什么一路上那么多人追随孔夫子了,愿意听话的,以理服人,不愿意听话的,以拳头服人。
这叫什么?
这叫非暴力,不合作。
当然,治理天下,劝导人向善,不能够只依赖所谓的拳头,真正意义上,可以治理天下的手段,还是对于别人内心深处的奇怪想法。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孔丘,正是看中诸王争霸的局势下,应该有一个人站出来,哪怕他的实力最是弱小,最是容易被灭,只要他呐喊出自己的口号,这句口号别管是什么,都可以带来一个不错的回报,甚至就是自己想要所以才存在。
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说的话,想要找的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做好了大多数准备后,孔丘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长途旅行。
有一次,孔子带领一众学生,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组团自驾游。
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学生,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有着很严重的意见,为此,甚至还说了几句自己的老师。
估计也就是觉得,孔子作为一个男人,一个那么多学生的老师,不应该有这种男女授受不亲的嫌疑,怕是被人非议。
纵然如此,卫灵公依然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很多粮食,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有官职,约等于师出无名,就算孔子有心,想要让卫国内部有所改革,有所优化,没有官职,也就不存在什么参与庙堂之事的理由和资格。
孔子在卫国住了约莫十个月,后来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估计就是,孔子这个人,是一个肌肉猛男,身强力壮,还经常和夫人南子见面,仔细掂量一下,一个女人,当然是更喜欢健壮的男人。
男人嘛,有自尊心,也知道,一些事,其实没必要那么隐晦,因为他非常清楚,孔子,是不可能做出那种丑事的,就算有,那也是夫人居心叵测。
不过,绿色帽子这个东西,谁都不愿意戴,纵然一开始,卫灵公确实说的大义凌然,可是久而久之,事态也就发生了转变。
终于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孔子是何许人也?
光明磊落,君子之风!
儒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对于君子风度的追求,若是连最基础的思维自由和行为自由都不存在的话,谈何改革?
卫国,不配!
出于这些情况考虑,孔子带着他的一种学生离开了卫国,打算去陈国。
此一去,原本是稳稳当当的旅途,毕竟,那时节,战乱虽然不休,但是对于小地方之间的迁徙,倒是没有什么太大,太明显的影响。
结果,在半路上就遭遇了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孔子一行人被针对了。
后来,几经辗转,成功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回来了,非常的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很显然,孔子的儒家创业经历,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纵然是有先进思想,也未必有人愿意听下去。
既然都没有人愿意听下去,那么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不过,坚持,未必能够成功,反之,不坚持,就必然无法成功。
不得不承认,卫灵公真的是一个心大的人,那么多的流言蜚语,挡不住他对于孔子的尊重,可正是因为时好时坏,时冷时热,导致了卫国,并没有真正的因为孔子的建议而强大富足,这算是一个失之交臂的美中不足。
在哲学领域,孔子是一个圣人,一个先驱者。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品德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义礼智信这些有关于内心深处品德思想的反思和提倡真善美。
第十二章 兵马思洛阳(二)(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