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三个结局有先后顺序么?”
“额……好像没顺序,都可以当第一个!”
“卧槽?好像还真是?”
“不对啊,第三个结局的意思,必须得有第一第二个当前提吧?”
“不用啊,你可以这么想,就是主角没重生,但是他看到了一个叫夏洛的人,为了哄老婆,写了一个重生的故事而已。这里学生夏洛,和小说里的夏洛,其实没关系的。”
“卧槽……还真是……”
不止网友,同行的编剧,导演,甚至一些演员也都发微博了。
一个认证为某喜剧类编剧的微博:“必须得承认,这个大结局,境界很高!”
某制片人:“我听说,大结局是编剧丁阳老师,在几个小时内写出来的?如果是真的,这个剧组,可真够团结的!太牛逼了!”
某演员:“羡慕啊,这郝建,演技神了!”
某导演:“搞笑,且有深度的搞笑,《夏洛特烦恼》做到了,剧本有够优秀,佩服。”
而自从上次发微博夸过江阳之后,就没动静的编剧恨水,也激动的再次发微博了:“意外造就经典——《夏洛特烦恼》大结局解析!”
“说一下哈,我先收回我上回夸奖丁阳老师的话啊,就是那句,丁阳将来在编剧界,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啊?这怎么说?”
“芜湖!?”看到这里,网友们傻了。
然而,恨水编剧下一句话,却让众人闪了一下腰:“丁阳老师现在,就已经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编剧界占有一席之地了!”
“皮!”
“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瞎说哈,是这样的,网上关于夏洛特烦恼的大结局的分析,我也看了下,那个三层意思,其实说的很对。”
“但还不全面!”
“从文学的角度讲,这其实就是一个戏中戏的设定。但《夏洛特烦恼》不太一样,他最妙的,不是夏洛重生这件事情是一本小说。”
“而是,最后那个镜头,夏洛正在看一本主角名为夏洛的重生小说!”
“最妙的其实就是这个!让戏中的主角,看到夏洛重生这个故事的原委!”
“很多文学作品都有过这样的描写,比如世界著名的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堂吉柯德》,书里,就有过一幕这样的场景,堂吉柯德看到了一本名为《堂吉柯德》的书!”
“再比如,人人皆知,世界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面也有相似的描写。就是哈姆雷特排练了一场话剧给他的叔叔(仇人)看,那场戏的名字,就叫《哈姆雷特》——对,就是那个莎士比亚写的那个,书中,主角哈姆雷特用话剧的方式,完整的给他叔叔演绎了一遍。”
“奇妙吧?”
“好玩吧!”
“没错!都是戏中戏!但是重点是这个么?”
“不是的,重点是,作者在借助这个,打破‘次元壁’,向读者向观众,提出一个哲学上的问题——这个世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究竟是真的,还是说,我们只是某个小说里面的人物,某个视频里面的角色。”
“什么?你说你是活生生的人?没有生活在小说里?——那你怎么证明?凭你和哈姆雷特一样?你也正在看小说,看视频?”
“同理!《夏洛特烦恼》的大结局也是如此——最后那个看小说的结局,才是最正确的结局。”
“夏洛真的重生了,但他重生上课的那一天,就看到了那本不知道谁写的小说《夏洛特烦恼》——这个是有证据的,你们去看的话,会发现,最后那个场景和夏洛第一次上课的画面是一样的,这绝对不是巧合,只能是导演给的暗示。”
“但为什么夏洛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还是做下了很多‘蠢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