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大刀金马坐在地上,一边手执短匕割着半生不熟的马肉,狼吞虎咽,一边思考着如何安置归附的奚人。
“王上?王上?”
拓跋珪抬头,见是长孙道生,微微一笑:“道生,来,与孤一同进食”。
长孙道生也不推辞,一夜的战斗、袭扰,他早已是饥肠辘辘,割下一块三分熟的马肉,饮一口酸马奶,明眸转动,笑问道:“王上方才想什么,竟致失神?”
拓跋珪自然听得出他话中的调笑之意,笑着说道:“孤可不是想念王妃!”
“孤是在琢磨如何安置收降的奚人,此地距离盛乐过远,朝廷鞭长莫及,但若是放弃这片将士抛洒鲜血的土地,孤又有些不甘!”
顿了顿,拓跋珪正色说道:“道生,你知道放弃这片土地意味着什么吗?”
长孙道生闻言,沉吟许久答道:“意味着辽西属国的地界上,新的霸权的崛起,契丹人必定会吞并奚族残部,发展壮大!”
“没错,这正是孤最为担心的一点”拓跋珪颔首,轻轻一叹。
这其实是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崛起与衰落的一个缩影,当年,鲜卑人正是趁着汉军击败匈奴,匈奴衰落的时机,吞并匈奴帐落壮大。
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的崛起之路也不外如是。
“臣以为王上不必过于担心,若契丹人真的崛起,首先头疼的也是燕国、高句丽、扶余……若是王上下定决心,明年可发大兵渡过濡水,穿过松林,征讨契丹。”长孙道生眉头轻挑,沉声说道。
拓跋珪轻轻摇头:“太远了,等将来咱们入主了中原,从辽西、辽东出兵,不是更方便。”
“经此一役,奚人牛马人丁大损,势力一蹶不振,彻彻底底成了一块鸡肋,往后,孤要将目光放在高车、柔然身上了。”
“高车?”长孙道生重复一声,高车所居的漠北,可是一点不比松漠远。
拓跋珪颔首:“孤犹记得幼年之时,反叛的高车人进攻王驾的场景,是时候,让他们偿还债务了”。
“高车人有马,有车,有近千万牛羊,若是能吞并高车的二三十万帐,我国再也不用屈居燕国之下。”
长孙道生也被拓跋珪一番话打动,目光中满是憧憬与渴望:“漠南、漠北、塞北、西域、中原……这天下真大啊”。
“孤的雄心更大!”拓跋珪展言一笑:“道生,你觉得应该如何安置归附的奚人?”
“内迁!”
捻着刚刚生出的胡须,拓跋珪面色复杂:“孤想将从漠南分出一两万帐,混合归附的奚人,在燕国边境游牧。”
“一路东行,孤发现燕国边境有三处防御薄弱地带,野狐岭一处,赤城一处,濡水一处,若将部众安置在此三处,必定可以牵制燕国兵力,减少代郡的防御压力。”
长孙道生持反对意见,重重出声:“万万不可,此举无异于资敌,若是燕国派遣一支骑兵突袭,漠南游牧的帐落都会被白白夺走。”
确实,燕国是有实力说“寇可往,吾亦可往”这句话的,马匹虽不宽裕,但也不至于短缺,更不缺少骑士,归附的丁零人、乌丸人不知凡几。
拓跋珪微微一笑,对于良言、忠言他还是能听得进去的:“既如此,就都迁到云中屯垦吧!”
“王上圣明!”
拓跋珪与长孙道生刚刚议论完,便有士卒报来,奚族使者已至营门。
“宣!”
四十二章 三个条件(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