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上!”长史指着山上喊道
而是按照《尉缭子》里的行军之法,分成大军、踵军、兴军、分卒几个部分。
这支军队里,踵军有两百余人,都是轻装侦察兵,在他人看来,他们的装束与秦人的”骑兵““一模一样: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头戴圆形小帽,帽上有带扣结颔下,还背着弓箭,典型的胡服骑射打扮。
兴军要在大军之前二十里活动,分为几个屯,相距三五里,负责探查前路敌情。
踵军则是前锋步卒,有两千人,均轻装上阵,未着甲胄。一旦兴军发现敌情,向后方传递信息,踵军就要迅速上前,配合兴军将其击溃,为大军开辟畅通的道路。
最庞大的大军则位于前锋之后,足足有七千人之多,是将旗所在,还有戍卒携带着辎重粮食,缓缓而行。
大军的两侧,安排了一千“分卒”平行前进,分卒负责占领有利地形,战斗胜利时追击敌人,暂驻待机时保护大军侧翼。
尉缭是这么认为的:“所谓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胜也。”
意思就是,将领若能娴熟指挥这四部分军队,使它们相互配合,首尾相应,行军作战,焉有不胜之理?
两百人踏着号子缓步向前移动,就快要靠近山门了,那竹制木寨门怕是经不住几百人用盾冲击。
王冲在山上看着,对着印、欢天、喜地说道,“既然他们先动手了,那咱们也就不客气了,乃公正愁没对手呢,这帮跳梁小丑就自己送上门了,这也刚好检验一下你们这几个月的训练成果。
都下去准备吧”王冲挥了挥手。
“是”
大门处,步卒门已经开始走上坡路了,盾也高高举起。
一名屯长纳闷道:“百将,不对啊,敌人怎么还不阻击。”
就算不开门应敌,也应该有弓手在周围阻挠啊,不应该让他们这么轻松就攻入啊。
百将则呵斥道:“嘘,注意周围,小心谨慎,别说话!”
“放!”
忽然,十几只箭矢从正上方奔袭而来,“举盾!”箭都钉在了盾上,未伤到众人分毫。
“继续前进!”百将大喊一声,这一波无效的攻击,大大提升了耒阳兵卒的士气。
就连步子,也迈大了些。
“吱呀”木寨的大门忽然打开,耒阳郡的兵卒们还不明所以,就只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
百将定睛一看,几颗巨石顺着坡路正滚下来!
“快退,后撤!”
上山的路只有这狭窄的一条,两侧都是怪石嶙峋,杂草丛生。
偏偏这时候,山上又冒出许多弓手,跳到两侧的耒阳郡兵卒纷纷被射杀。
而不敢跳到两侧的兵卒只能玩命向后撤,只求巨石滚慢些。
还有无畏者,举起盾牌企图抵挡巨石,最后被无情碾压……
两百人的踵军,以失败告终…
注释: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
《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尉缭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如“民非乐死而恶生也”,“委积不多则士不行;赏禄不厚则,民不劝;武士不选则众不强;器用不便则力不壮;刑罚不中则众不畏”,后一句话可以作为尉缭子经国治军思想的总纲领。《尉缭子》提出治国应当使人无欲,无欲则没有争夺,没有争斗就没有犯罪和战争,那么天下就太平了,即“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图图空”。《尉缭子》是战国晚期论述军事、政治的一部著作,共五卷二十四篇,南宋刻行的《武经七书》本最早。《汉书·艺文志》杂家收录了《尉缭子》二十九篇。唐朝初年的《群书治要》中节录了《尉缭子》四篇。
1972年,山东临沂的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也有和《尉缭子》相符的竹简书六篇。从这几篇的情况来看,现在流传版本的文字有很多删节和讹误,篇名常和竹书不合,但基本上没有后人增加的内容。
《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后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所以有人把此书作为兵书来看待研究。
《尉缭子》的思想大体上接近法家,反对孔孟的亲亲原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治国和治军,某些思想显得非常残暴,全文处处可见“诛杀”这样的词汇,并且大力倡连坐保甲制度。有意思的是尉缭却非常推崇德、仁义,提出“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告诫君主“杂学不为通儒”,言外之意他的理论才是最有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