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仙家符箓,可不是那些江湖骗子随手在黄纸上用碧磷丹砂画出的歪曲线条,而是能勾通气机、勾通天地的无上妙法。其形式也不止流于表面的符文,还可以是温养聚灵而得的符胎。
像李长庚的那枚黄铜符印,只刻有“南阳开国”四字,并无晦涩难懂的符文,但内里却有着他用意气温养几十载的符胎,层层禁制更是数不胜数。只需他心念一动,就能催动符印借取天地之力。
再像被称为国之依仗的符甲骑士,甲胄内里刻着如天书一般的符文,借之可以连通其他身穿符甲之人的气机。九名符甲骑士联手,一气相通,随便哪个出手,威力都可以与四印境的宗师相提并论。据传,南吕的十八名符甲骑士曾与四印境以上的秦帝大战,最终不分胜负。
但不管是刻画符文,还是温养符胎,都需要上好的通灵材料才行,不是说随便拿出一块破铜烂铁都能往上面作符箓的。就拿李长庚给萧曹画雷符的符纸来说,也是大有讲究:首先要精挑细选出极品的灵犀草,然后经过浸泡、渍灰、蒸煮、晾晒、打浆等足足七十二道工序制成纸张,最后还得长年累月的温养,才勉强能行。至于制造符甲的玄雷钢、混世铜等,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人间本就无多。因此,代表各国军伍最高战力的符甲骑士,全天下加起来都不到百名。可即便这样,符甲骑士配合军伍中坐镇的高手,让那些修为通神的老怪物也只能乖乖躲在深山老林作威作福,绝不敢出山挑战人间帝王的威严。
李长庚虽说与武朝朝廷联系紧密,骨子里其实是个闲云野鹤一般的仙家人物,萧曹跟他相处得久了,性情中也多了几分洒脱。在经历了刚开始的忧郁之后,也就变得云开月朗,不怎么刻意上心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练的功夫还是照样练。
入夏之后,雷雨逐渐多起来。
每当雷电交加之际,萧曹总会臂缠电芒,大着胆子推窗而望,借天发雷霆锤炼自己的神霄雷法。这种明目张胆窃取天道奥妙的行径,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凶险异常,一个不慎,就容易引发天劫,到时候滚滚天雷劈的就是萧曹这“窃贼”。好在有李长庚画的那道雷符护身,至少可以让他做到瞒天过海,就算出事,也能保住自己。
至于那招妙手偶得的“去留”,就连李长庚都赞叹不已,虽然还需雕琢打磨,但已经有了类似“大王刀”这种绝学的雏形。尤其是劲力隔物透出的妙处,能叫对手防不胜防。
从山下带回来的石头,已经刻好了四方,对于修为境界说不上成效显著,但也有所裨益。李长庚说武人一较高低,比的是意气。一气之长,固然有利,就像萧曹逼得六先生倾尽全力却收刹不住最终身死一样。但若不知节制,再长的气也有用尽的时候。修为愈高之人,愈会节约爱惜气力,动手时能用三分力的绝不会使出四分力。可是这种在小处做文章的精细功夫,不是谁都能行的。萧曹有十二形拳做基础,对于身体、内力的控制有独到之处,上手练习篆刻后,这才对细微力量的拿捏渐入佳境。小小的刻刀一刀下去,石屑爆起,出来的线条不肥不瘦,浑若天成。
蓄养了小半年的刀意也是水涨船高,萧曹迫不得已,偶尔还得稍微泄去几分,有时候就权当给明胜雪喂招了。
自上山之后就一头扎进景龙观庞杂秘笈中的明胜雪,仿佛有神人相助,短短两月就从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突破到武人第一重境的九漏。甚至,已经依稀摸到了八魁的门槛。虽说大道不绝于人,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像她这样早就过了习武年龄的人,按理来说进境迟缓才对,可她表现出的却是高歌猛进的态势。尽管还没有人给她当使用鲸吞术的“补药”,但她用自己翻出的一本《龙虎丹诀》修炼的内力,已经称得上有根有基。那部出自梨姥山庄的《闻雪刀法》,也被她翻过去了三分之一。
这个容貌惊艳的女人对自己也是够狠,在知道李长庚的国公爷身份后,她拿着把刀闯到山下的军营中,跟那些军伍中的男人放对单挑。那些大头兵刚开始还下不去手,结果被她打得鼻青眼肿。到现在,听说每次五六个军卒一起上,才能不至于被她欺负得太惨。
萧曹见识过她的那股狠劲,跟那些武痴的“不疯魔不成活”有的一拼;也明白跟修为比起来,那才是这个女人每每都能占据上风的原因。他终究还是不忍她欲速不达,落得个走火入魔的下场,所以经常会开口指点。可是明胜雪毫无感激心,顶多“哦”一声完事,弄得萧曹老是像别有用心才会帮她似的。
人如其名的明胜雪只有在望着院中的那棵龙眼树时,才会露出柔和的表情,倘若有人出现,这样的表情立即就会被她藏在冷冰冰的面孔之下。偶尔见过一两回她这幅样子的萧曹,寻思她家里或许也长着一棵这样的龙眼。
说到底,会睹物思人的,都是苦命人。
等龙眼树上结出许多米粒大小的青青果实,李长庚也终于编好了两顶斗笠。金黄的竹篾间,编织着密密的暗红色棕丝,看起来,不管风霜雪雨,都是件很好的遮蔽物。
萧曹从李长庚手里接过那顶崭新斗笠的同时,一队白羽禁军护送着一位宫里来的宦官上了坐忘峰。
宦官手里捧着用明黄色缎子裹缠的圣旨。
武朝二十三皇子萧曹,年将十五,圣谕回京行冠礼。
同日,武朝国师、越国公李长庚,挂金印紫绶下山,出海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