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九年正月二十五,玄烨得报,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起兵造反。看了半个时辰的折子,玄烨才下了一道旨意,但是这道旨意却是让国务大臣们吓得不轻。
“皇上,奴才认为......”荣双还想说些什么,玄烨一挥手,将他打断了。
“传旨,着陈廷敬为保和殿大学士,荣双为武渊阁大学士,察赫泰为文渊阁大学士,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为监国亲王,在朕离京期间主持朝政,改朱批为蓝批。领侍卫内大臣图海随朕出征。兵部立即抽调大清陆军两江部、四川部三十万,至湖南长沙会合,另外,抽调大清陆军直隶部、盛京八旗陆军十五万,驻守昌平,拱卫京城。”玄烨十分地斩钉截铁,众大臣听到这番口气,知道再如何劝告都无济于事,只得听命。
“嗻。”
康熙九年二月二,正是龙抬头之时,叛军已经攻陷贵阳,这日,玄烨御驾到达前大营。
前大营。
按照玄烨的吩咐,大营中间摆了一副巨大的沙盘,上面显示着各式各样的局势,玄烨坐中间,下面的是钦命抚远大将军胡欣、钦命宁远大将军图海和一干穿着黄色军装的将领。这些将领,都是大清将军学院按照玄烨的要求培养出来的新式人才,精通火器战争。而胡欣、图海这样的门外汉则是成了半个摆设。
“皇上,现在贼寇攻势很猛,已经攻入贵阳,逼近湖南了。”胡欣站起来说。
“董平!”玄烨唤道。
“臣在。”行伍中出来一个穿着军装,挂着二品衔的将军,却是当日的东直门总兵董平,他已经前往大清将军学院进修三个月,学习火炮专业。
“李益夫。”
“臣在。”这李益夫,乃是康熙八年的武略科的进士,在大清将军学院学的步兵指挥。
“你等看看,是否能够拿下贵阳。”玄烨是不会动脑子的,他深知,自己前来的目的不是指挥战争,那样只会让吴三桂高兴,自己可是正经的门外汉,自己的任务,就是选贤举能,就是鼓舞士气。坦白地说,就是吉祥物。
“臣等领命。”说罢,二人便点了几个参将,一同旁若无人地趴在沙盘上研究,半响过去,他们还是争论不休,终于,一个时辰过去了,他们才终于争论出了结果,便叫醒了呼呼大睡的玄烨。
“嗯。”玄烨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看着众人,“你们讨论完了?”
“禀皇上,讨论完了。”董平、李益夫道。
“该如何办?”玄烨清醒了些,问道。
“皇上,如此这般这般......”
翌日早晨,待造饭毕,众将领便簇拥着玄烨,上了贵阳城对面的山包,前方下面二十尺,是六百门大炮严阵以待。山下,是大清陆军四万人。
玄烨看着不远处但是因为大雾而隐隐约约的贵阳城,有些不忍,自己一下令,那么固然贵阳七万守军见了阎王,但是贵阳还有十一万百姓呐。
第三十章 血战贵阳(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