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真跟着车厢瑶啊瑶,倚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田里的农人在翻地,山路两边的小草绿油油,点缀着一两点小花,叫的上名的,叫不上名的,比家里名贵的牡丹更能让人感到轻松。
西山上的这座庙名唤香山,是当朝太祖皇帝生母出家的地方,曾盛极一时,但几百年过去,谁还记得当年一笑祸国的绝美女子,不过徒留说书先生传唱罢了。如今香山寺如同普通庙宇一样,但在柳州城这地界上,因独此一家,倒也成了闺秀上香,太太祈福,才子佳人相识的好地方。最著名的倒是这香山寺的主持师太,原是这柳州城首富独女,招了落第秀才做女婿。只是这秀才,在其父死后,另找了他女,要谋夺她家财,予以善妒之名将她休弃。此女恨极,一直诉状告到县太爷处,又由族中太爷做主,将狗男女逐出家门。众人皆以为,此后她再嫁,便是结局。不曾想她竟一朝散尽家财,来了这香山寺当了尼姑。是柳州城近十年最大风云话题,亦是这柳州大姑娘小媳妇的崇拜对象。
墨真最初在茶馆听到这典故时,正和二哥对着大盆的红烧蹄髈大快朵颐,一块骨头呛在喉咙里,憋了个面红耳赤,泪流满面......这桥段,这剧情,真是天雷滚滚的一段老梗.......太他妈感人了.......555555.......墨真为师太哭湿了一条崭新的手帕。
寺门前山谷上的石桥已经有些年头,栏杆上太祖皇帝那薄情爹提的风花雪月词也已看不清痕迹。倒是谷底杜鹃开的浪漫,有小娘子带着丫头在桥边笑闹,风流浪荡子们摆出一副满腹经纶,温润如春风的模样,对着路过的大姑娘小媳妇眨眼睛。墨真把车帘放下,竖起耳朵听外面的繁华模样。
“这杜鹃开的好,要是能摘来簪发就好了”
“这也够不着呀家里的蔷薇也不错”
“卖糖人咯”
“哥哥,买只绢花送给美人姐姐吧”
“呦,那不是陈财主家要终生侍奉爹娘的美人嘛,听说是要等什么情郎......”
“这些个浪荡子,老奴都看不下去。张家的秀才公,小姐觉得怎样夫人正准备议亲呢,老爷也真是的,镇远镖局有什么好哪有半点书香气...”
“娘亲,求了菩萨阿爹一定能好起来吗”,“能,等你阿爹好了,就有钱送你弟弟去上学。”
“爷爷,您慢点。寺前的广场还有空地呢,咱扎的花一定能卖出去...”
......
“小姐,到了”,邹嬷嬷拿出苇帽给她戴上,扶她下车。
墨真透过轻纱,看向香山寺的庙门。新修的斗檐青瓦挂着块老旧的牌匾,倒不显得突兀。据说是太祖皇帝亲笔,所以进寺不得骑马乘车。一条二百多级的青石台阶,直通到寺门前。左边是停车栓马的地方。右边一片更大的空地,用来施粥,小贩摆摊,杂耍,庙会等一切杂务。花灯节上的花灯也在此地展出,商家攀比叫卖,图个嚼头。
好想现在就去看呀,墨真在心里哀嚎,为什么邹嬷嬷要跟着来,为什么二哥不在家。啊,啊,啊。墨真害怕邹嬷嬷,只得努力端出一份大家闺秀的样子。
邹嬷嬷在京城显贵家里当过教养墨墨,由来古板些。“小姐,快走吧”墨真把脚定在地上,实在不想走。
“嬷嬷,咱们去逛一下吧,”小茹不愧是她的丫头,这就说出了她的心声“小姐好久就想看一下花灯了,错过了今天,就要等到花灯节了,况且其他人家的闺秀,也有带着丫头游玩的呢.....”邹嬷嬷被磨的无法,又想到乡间小城,确实没那么多规矩:“好吧,只是哪有到了门口不去进香的道理,待我们进完香,在出来游玩吧。”
众人正打算向庙里走去,却突然听到一声喧哗,“道长求求你救救我的儿吧。”原来竟是一妇人在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