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小巷子里,瞬间就闹哄哄的吵成了一片。
不过这时的刘玉蟾,早已经钻出了人群,他看着这些狂热的围观群众们,摇了摇头,却是对那老道士的手段不以为然。
原来这老道士使用的,根本不是什么道法,只是一些十分寻常的端公秘术。
所谓“端公”,起源于汉水流域,最早是祭祀鬼神的巫师,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神汉。只是后来道家兴盛,伐山破庙,禁绝淫祀,这些神汉也就没有了神力的来源,许多的神术也就不灵了。
然而对于这些神汉来说,神术也不过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没有神术,他们一样能蛊惑人心,骗取钱财,所以后来他们又研究出了这些类似于魔术的幻彩戏法,用来迷惑那些凡夫俗子。
就比如说刚才那个老道士所用的纸画煮面,便是端公秘术中的“药”字门秘术。
使用此法之前,需要提前备好麸粉,白面等物,加些药粉,掺水和成面团,再用水浸泡冲搓,洗出面筋扔掉,只留下一盆面清。
然后等面清沉淀好以后,倒去表面的清水,只留下盆底奶状的面液,加上葛粉,搅成的类似纸张半成品的面浆。
接着再选一副需要用到的画儿,把画儿刷上面浆,又用蜡烛灸干,如此反复几次,拓印成功以后,就能揭出两张画来。
其中一张是原版纸画,另一张便是拓印好的面画,把湿面画放在阴凉地方挂干,便会形成一张看似与纸画一般模样,实际上却是和挂面差不多,却比挂面还要柔软耐折许多的面画了。
有了这张面画,看似神乎其神的纸画煮面,普通人也能完成了。
所以现如今的端公术士等,所用的法术异能,看似神异非常,云遮雾绕,犹如神仙一般,实际上却只是些不入流的奇门幻术罢了。
只是这些东西,皆是神汉巫婆内部秘授,若是不说明道理,寻常的凡人就算是抠破头皮,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关窍,最后也只能叹服的说一句,“道长法术高明,真有谴神役鬼之力也。”
所以又有内行人所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说穿了就不值钱了。
也就是现如今神明王朝敬鬼神而远佛道,真正的神仙中人不好在凡俗展露行迹,再加上朝廷需要一批假道士,假僧侣,来迷惑视听,才使得这些人有了容身之地。
至于刘玉蟾嘛,当初在洞天里的时候,就有一位师兄是民间的方仙术士出身,所以会这一全套的幻法秘术。他小时候还没办法修炼道术,就缠着这位师兄,看他表演了许多的东西,自然也就知道了这其中的诀窍。
不过这事他倒不会揭穿出来,一则这人既然做了道士打扮,若是揭露了他,反倒是当众坏了道家的名声;二则是他看出这老道士确实是无法力在身,也只是个凡人,想必所求的也不过是些许的钱财罢了,那陈家既然崇信佛门,惹得他不喜,那就让他们破点财好了。
刘玉蟾看完了热闹,转身离去,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自然是丝毫不感兴趣了。
不过在这巷子里站了一会,天色也不早了,刘玉蟾虽然还不是很饿,但也是口中无味,心里饥渴。
他拐过了几个巷口,就见到路边有一排小吃摊儿,面前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潮,生意很是不错,于是走上前去,准备安慰一下腹中的馋虫。
只见这路边的摊子都是一些推着小车叫卖的小贩儿,车上的一边放着一个炭炉,另一边则是操作的案板。当然,也有的摊子卖的是冷食,反正是各式各样的平民美食,百姓味道。
放眼望去,有卖澄粉豆沙糕、十色花糖的,有卖千层饼子、煎白肠的,还有卖莲子、棱角等水鲜的,再往前走,还能看见武昌本地特有的炸物----炸糯米鸡和馓子。
除此之外,小摊上还有香气扑鼻的大肉馒头,软糯粘牙的蒸糍粑,入口即化的甜糕,还有各类鱼虾水产、汤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刘玉蟾一个一个摊子逛过来,周围的小商小贩扯着嗓子叫卖,吆喝不止,时不时就有路人掏钱尝鲜。
他也不知道吃什么好,只是看着那家人多,就往哪家钻。
毕竟,在这种场合,就算是刚刚吃过饭了的,也难免食指大动,忍不住扯个“塞缝”之类的理由再买点儿东西吃吃,刘玉蟾他修行中人,胃口大于常人,自然是能吃的跟多。
他先是买了一颗本地特色的炸糯米鸡,实际上这就是个炸糯米团子。把泡好的糯米拌上肉末、香菇、笋丁、干子等配料,以胡椒盐巴调味,上屉蒸熟,制成糯米饭。再将蒸好的糯米饭捏成团子,裹上面糊,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金黄时即可享用。
咬上一口,糯米团子表面被炸的金黄酥脆,看着像是炸鸡块,内里却是软糯烫嘴的糯米,胡椒的辛辣与香菇笋丁的鲜香也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重油、重盐又占肚子,只需要小小的一颗,便能彻底满足底层百姓的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