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强力的武器,在这个乱世是无法自保的。在从天津回万胜堡的路途上,他就在不断的思考和设计新武器,新的车辆底盘和悬挂系统。
首先,所有的辅兵逐步淘汰弩箭,改使用遂发步枪。燧发枪在1547年被西班牙人发明,早期时存在打火率低的问题,但随着高碳钢燧发机的使用,已经在17世纪初得到了解决。从1610年起西方军队就开始大量的装备燧发枪,淘汰了火绳枪。同期的大明虽然对燧发枪有所了解和使用,但直到明清朝灭亡都没有大面积的装备过燧发枪,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变的真理。
其次,按照后世二踢脚炮竹的原理,设计一个炮弹形状的钢壳,钢壳分上下两层,下层的炸药点燃后用于推进飞行使用,待到下层炸药燃尽后,点燃上层炸药的引信,引爆上层的炸药,上层的钢壳划有刻线,使爆炸时产生更多的碎片,从而更多的杀伤有生目标。为了增加精度,需要装进钢管里发射,这是后世无后坐力炮的原理。
发射时,取出炮弹,找到标有射程的引信管,用一字改锥拧开选择的引信旋钮。打开炮管后部的炮栓,将炮弹推入,关上炮栓,然后将鹅毛管从尾部插进炮弹底部的引药孔,点燃鹅毛管后,引燃下层火药,在燃气的推进下炮弹从钢管中射出,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开炮弹壳上的折叠稳定翼。炮弹就如同一架小飞机,高速的飞翔出去,当引信燃烧完时,弹头在空中爆炸,喷射出预埋的数百颗钢珠,达到对地面有生目标的最大杀伤力。当然缺点就是因为没有雷酸汞,所以无法制作后世精准的碰炸引信,但终究还是威力十分强大的。
为了取代凝固汽油弹,秦风设计了,铁壳开花弹,5公斤重,铸造的铁壳,表面有刻蚀线,里边装千颗的钢珠,圆球有开孔,插火药捻,抛射前先用火点燃,再发射。可以攻击400步远,杀伤范围20步,临界安全半径50步。对比凝聚汽油弹的缺点是在密集军阵尤其是披甲军阵中的杀伤效果锐减,钢珠容易被阻挡,二次杀伤和震慑效果也差很多,这时候只有黑火药,爆炸效果很差。
另外,设计了一种1斤重的小型手雷,使用同样的原理,装备给步兵使用,点燃火捻后,投掷出去。投掷35步远算合格,50步优秀,杀伤范围2步,临界安全半径15步。每名步兵装备2枚,每个秦府家丁及学生都要练习。
这两种开花弹,在明朝就以大量装备,奴首努尔哈赤就是死于开花炮弹下,并非新鲜玩意,秦风只是加了钢珠增大杀伤力而已。可笑的是后世满清入关后,居然放弃不用,直到甲午战争时期开花弹还要从西洋进口。
本站域名123wx。co?
/50973/50973741/66520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