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京城九门换防的日子,我现在还兼着五军提督,等等我就去三千营抽调一批部队来换防。”
“至于你,明日安排锦衣卫各营守好进出皇宫各个隘口,许进不许出,同时调遣一批人看住暗龙卫。”
朱高燧思索了许久,点了点头同意了。朱高煦见他点头,便直接出了北镇抚司往城外小汤山的三千营军营走去。
话说回宫内,朱高炽在朱高煦他们走后也谢了恩离开了,而我和朱瞻基却被留了下来。
朱棣看着我们俩,说道:
“你们父亲,虽说仁德,但是却无魄力;爷爷此次想让你们带兵,就是希望将来你们不会受制于人。”
“可惜啊,你们父亲不懂我的想法,一心阻挠着,我很担心他会是下一个建文。”
朱瞻基答道:
“爷爷,父亲也是不愿跟兄弟血肉相残,还望爷爷恕罪。”
朱棣叹了口气说了自己的心酸,老子夺了侄儿的皇位,这儿子也不和;将来九泉之下也不知道怎么面对朱元璋了。
接着又说道朱高煦,屡次不愿意去封地就藩,说好听点就是想陪在老子身边,说不好听了就是想谋夺太子之位;如果自己还年轻倒也无所谓,只是他也老了。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有暗龙卫求见我,我看了眼朱棣,便让他进来。
身着黑甲的暗龙卫进来后,参见了朱棣和我便起身将一封密报交给了我;我看了眼朱棣,喝道:
“皇上在此你将密报交给我干嘛。”
暗龙卫立马跪下急呼小人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朱棣摸了摸胡子也没说啥,只是让他去殿外候着。
我将密信打开呈给朱棣,然后和朱瞻基一起围上去观看,信上写着:
唐有太宗李世民;
刘邦斩蛇摄人心。
锦衣夜行皇城口;
胡服骑射显威名。
我一看脸色顿时变了,朱棣问我信里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我说这是暗龙卫内一套特殊的传信方式,就怕敌人获取到情报;然后便给朱棣解释了一番:
唐太宗李世民,谁都知道他怎么当上皇帝的,靠的就是玄武门兵变;这意思就是二叔想学李世民了;
为什么会是二叔,因为第二句刘邦斩蛇,刘邦乃汉王也,通过斩白蛇起义,最终成功当上皇上;
这里边当然少不了三叔,锦衣夜行指的就是锦衣卫;看来锦衣卫这几天会控制住皇城的各个出入口;
胡服骑射指的是三叔赵王,他不想就这么沉沦自己,所以想和二叔一起反出一片天。
解释完我偷偷看了眼朱棣,果然他面色已变得乌黑。沉默了许久,他让张公公传令给禁军,今晚直接换防各个城门。
同时让我把暗龙卫都调到各个核心地段守卫,特别是天工府,没有他和我的命令谁都不准出入。
天工府是大明的火器研究中心,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能使半个京城都炸开的火药就摆在那里。
说罢朱棣缩了缩腰带,喘了口气;接着让朱瞻基明天直接出城去迎接朱高煦,看他胆敢如何,然后便让我们下去。
朱瞻基有些懵,我拉了拉让他先走吧;于是我们便跟朱棣告了个退,离开了皇宫。
出了宫门,我问朱瞻基想去哪里,朱瞻基想了想说先去北镇抚司衙门找朱高燧。
我点了点头,然后让身边亲卫去暗龙卫大营将朱棣的命令传达下去,然后抽调一支暗龙卫直接包围北镇抚司衙门;接着便和朱瞻基前往北镇抚司衙门。
话说北镇抚司衙门内,朱高燧正在对着眼前的灯火发呆;他没有朱高煦那么大的野心,因为他知道,论身世朱高炽是嫡长子;论功绩他比不过朱高煦。
所以他愿意平平淡淡地去当一个王爷;只是朱高煦从小就跟他玩的很好,对自己二哥的话他也是有话必听。
这次造反,他极其不愿意,特别此刻他内心特别不安宁,总感觉会出事。
没过多久,我和朱瞻基便到了北镇抚司衙门口,敲响了衙门口的大鼓;轰轰地声音将朱高燧震了回神,问道外边发生了什么。
不一会就有锦衣卫来报说俩位皇孙在门外敲鼓;朱高燧皱了皱眉,让官差请我们进来。
我和朱瞻基闲庭信步地走了进来,朱高燧挥挥手让所有锦衣卫都出去,便把们关上,笑呵呵地问道:
“两个大侄子,深夜来你们三叔这里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