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试验也是521工程的任务之一,要想完成这些任务,没有经费怎么开展试验?”陈耀华争辩道。
“你们的工业化试验装置已经开始正常运转,每天都有产品生产出来,据说还形成了一定的销售规模,既然如此,这部分经费应该可以自行解决。现在是困难时期,资金紧张,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追加经费的事请免开尊口。”
“可是财务制度那么严,你们每年的审计又抠得很紧,这些经费跟原材料消耗不属于同一财务科目,基层财务没法入账呀!领导,你们能不能下个文件?专门就这件事做个说明。”那个年代,各种“运动”接连不断,陈耀华可不想为这件事惹火烧身担责任。
“这倒可以。”
陈耀华将部里出具的红头文件交给天晨材料研究院财务处,总算为在外地进行tsm材料抗老化性能试验找到了经费来源,这让他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他此前很担心经费没有着落,事情就难办了。
即将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陈耀华必须打头阵,他把研究室的日常管理交代给支部副书记老白,又把合成试验组的工作向周玉明做了交代,然后带着分析测试中心组长汪继明,还有从其他试验组抽调的许巍等四名技术人员,准备向选定的三个目的地出发。
三月底四月初,高寒地区还处于一片冰天雪地之中,陈耀华跟几位同事商量后,决定第一站先去海南。
从北到南,马不停蹄转了三次车,途径七八个省份,行程近三千公里,用了四天四夜,终于抵达雷州半岛的最南端,然后渡过琼州海峡,再经过十多小时的颠簸,当陈耀华一行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他们离开单位的第七天了!
陈耀华拿出上级机构和天晨材料研究院开具的介绍信,对方热情接待了他们。当时,一个地方企业的厂长见到部级机构的介绍信,就像见到尚方宝剑一样,对方不仅让陈耀华一行参观厂区和车间,还委派一名副厂长做他们的向导,带着他们在附近的旅馆住下来。
旅途劳顿,人困马乏,稍事休息后,陈耀华跟汪继明商量,想从对方单位的仓库借一间房子。
“省厅的人打电话,说你们要在这里做实验,一间房子怎么够呀?”
陈耀华解释道:“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只需把我们研制的材料暴露于你们当地这种自然环境中,一定时间之后,再拿回去测试其各项性能的变化情况就可以了。”
“这么简单呀!”对方感到出乎预料,“如果这样的话,你们把样品放在这里,我们可以派人帮忙照看,你们就不必留人值守了,到了规定的时间,我们把样品给你们邮寄过去不就行了吗?”
陈耀华跟汪继明商量后说道:“谢谢你们的好意!就按你们的建议,我们平时不留人值守,请你们帮忙照看一眼,到了规定的时间,还是我们派人过来取吧。”
对方当然尊重客人的决定,陈耀华一行把样品陈列于一只专用容器中,他们向对方做了一些交代,只在那里停留一天就离开了。
返回雷州半岛后,陈耀华一行决定一鼓作气,直奔青海高原,从湛江到西宁,倒了四次车,行程四千多公里,辗转多处,终于找到那家接洽他们的单位。
大西北人的豪爽令人感动,当对方看了陈耀华出示的介绍信,大手一挥,“你们说吧,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陈耀华非常感动,“其实不需要你们做什么,只需给我们准备一间房子,用于存放我们的物品就可以了。”
“这很简单,上面给我们打电话,好一番布置,我还以为很复杂呢,原来只需要一间房子,这根本不叫个事儿嘛!”
这家隶属于青海燃化厅的企业,马上腾出一间化验室,厂长亲自把钥匙交给陈耀华,“陈主任,你看这间房子怎么样?是否符合你们的要求?”
“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需要,非常感谢!”
在高原地区做耐候性试验,目的在于检验tsm材料在高紫外线辐射和干燥空气环境下,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虽然试验也不复杂,但需要每天将材料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为了避免尘土和雨露对材料的侵蚀,夜晚和雨天需要将样品转入室内存放。
操作虽然简单,毕竟需要每天将样品搬进搬出,而且天长日久,所以,这里不能像在海南那样将事情委托给当地企业照看,陈耀华跟汪继明商量后,决定留人值守。
如果只是为了每天将样品搬进搬出,派个试验工人完全可以胜任,但汪继明认为,值守的人还应该每天对样品表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这就要求值守人员不仅要有工作责任心,还要具备试验观察能力。
“既然费这么大的事进行这项试验,就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你说吧,让谁留下来比较合适?”事关分析测试和tsm材料的性能评价,陈耀华充分尊重汪继明的意见。
“这里的条件很艰苦,谁愿意留下来啊!”汪继明害怕得罪人,不愿意指名道姓说出他心目中的人选。
第34章 辗转奔波(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