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杰兄弟,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回来了,我安排人做饭,咱们吃饭后抓紧行动”。
孙家宝带领着将近六千流民向南赶去,只留下了一千左右的叛军驻扎在东阿县。
一路上秦三杰等护山大队队员不停的在流民中打听有没有手艺人,尤其是铁匠和弓箭匠人,铁匠倒是不少,但弓箭匠人就五个,年龄还都比较大了。
其中一个弓箭匠人跟秦三杰说道:“二首领,咱们东阿就没有弓箭作坊,不过东平路有有,匠人也很多,咱们攻打下须城县后肯定能找到不少。”,秦三杰一听也是这个理,就没再继续找。
至正四年六月十六,四路流民浩浩荡荡的奔向东平县,消息不断的汇总到须城县南城门附近。
四路流民三万多人,除东阿一路五千多人外,阳谷有四千多人、平阴有九千多人,汶上更是达到恐怖的一万两千多人,主要是汶上一路上裹挟了好多人。
行军委员会根据各县情况,仔细分配了各路流民军驻扎的城门,并要求各流民军根据距离计算好行军速度,做到同一天到达须城县,将须城县进围住。
因为斥候的战场遮蔽做的很好,一直到六月十九日,东平路总管府都没有得到四县造反的消息。
正月十九上午,平阴县流民军率先达到东平县西城门附近,其后东阿和阳谷到达北城门。
各路流民军到达后,须城县显得很紧张,关闭了城门,然后派出官员衙役前往流民营查看,到现在东平路的各级官员都没有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流民了,这是一批叛军,如果出城查看的人再仔细一些就会发现,整个流民营几乎都是男人,没有女人和儿童。
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在十九日下午,汶上一万多人到达须城县东门后,须城县出动衙役将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其他流民进行转移,统一安置到了南门附近,为新来的流民空出地方。
须城县县令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眼睛跳的厉害,新来的三万多流民,加上之前的一万多,将近五万流民,一个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动乱。
东平路总管府紧急调动了三个千户所两千四百多人的元军维持秩序,仅仅在城内驻扎了一个上千户所一千人,防守事宜都交给了东平万户所万户长。
四路流民军中有三路流民的首领有点懵逼,为啥同时四路人到达须城县?
流民中的斥候队员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各路流民军首领相信:正确的道路大家一起选,大家一起选的一定是正确的道路,大家应该联合起来,一起打下须城县,然后去济宁路吃饭。
四路首领聚在一起,在汶上斥候首领陈东的支持下,孙家宝有幸成为了联军首领,理由是孙家宝读过书,点子多,再说了,汶上和东阿流民加起来将近两万人了,其他两路加起来才一万三千人,人多了话语权就多。
商量到最后,流民军众位首领决定其他三路流民军首领当副首领。
孙家宝安排秦三杰到南门主持流民事宜,结果汶上首领孙东自告奋勇的要求和秦三杰一起去,汶上的流民交给了孙家宝直接指挥。
这相当于将汶上流民交给了孙家宝啊。孙家宝感觉自己的腰杆子一下子直了,咱是有文化、有军队、有理想的三有新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在史书上留名了。
臭屁文人的通病。经协商,联军决定六月二十日太阳出来后开始攻城。具体咋攻城,都没有经验,走一步看一步吧,到时候再说。
当天晚上,行军大总管传来命令,命令所有护山大队队员归队。
东平路万户所万户帖而木花站在须城县城墙上向外看,突然发现四面流民的营地里竟然还有灯光,一群流民,饭都吃不起,哪来的灯光?
“来人,速速派人出城查看,流民不正常,命令各个城门加强防备。”
第二十二章 围困东平路(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