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裴渊《广州记》云:蛟长丈余,似蛇而四足,颈,颈有白婴。胸前赭飞,得鳖可免。
《管子·形势》
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管子·形势解》
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说文解字·卷十四·虫部》
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卽蛟去。从虫交声。
蛟龙粪便确实是一宝,龙类凶兽的难缠不仅人类知晓凶兽内部也是知道的,若无生死之仇它们也不会去招惹沾染了龙类气息的人类。
楚逸依旧皱着眉头,再给它夸出花来这也终究是一坨龙粪呀!
《荀子·赋》:“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东汉王充《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东汉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辞书之祖《尔雅》提到了凤凰的形象,关于龙的形象却未提及。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同为宋人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曹操之口,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而宋代画家董羽则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华夏龙种不同于西方龙种,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凶兽向其先祖血脉返祖,龙的种类极多。
古帝乘龙:
《海外南经》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1)。《海外西经》云:“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2)。《海外西经》云:“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3)。《海外东经》云:“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4)。《海内北经》云:“纵极之渊,……冰夷人面,乘两龙”(5)。《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6)。《海外南经》云:北方禺彊,人面鸟身,践两青蛇。(郭璞注)云:“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这里的“祝融”、“启”、“蓐收”、“句芒”、“冰夷”、“开(启)”、“禺疆”,都没有列入三皇五帝中,大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但他们都曾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代皇帝或诸侯。他们异于常人的最大特点是出门“乘龙”。因为“龙”是上古历史赋予古帝身份的特殊坐骑,及其标志。所以不少文献都有关于古帝“乘龙”的记载。
除《山海经》之外,《大戴礼·五帝德》中也有相同意义的记载。文献云:“黄帝乘龙戾云,顺天地之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执中而获天下”(7)。这段史料又介绍了“黄帝”、“颛顼”、“帝喾”乘龙而游世界的事情。其次,关于古帝“乘龙”的史料,还在《韩非子》、《史记》、《列仙传》等古籍中有所记载。
特别是《列仙传》把古人养龙乘龙的方法都告诉了我们。文献说:“骑龙者,于池中求得龙子,状如守宫,十余头,结庐而守养之,龙大稍去。后五十余年,水坏其庐。一旦,骑龙来。陵阳子明者,好钓。钓得白龙,子明服食。……三年,白龙来迎。马师皇,黄帝马医。有龙下,垂耳张口,师皇针其唇,饮以甘草汤而愈。后一旦负皇而去。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一日……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来,安公骑之,大雨东南,上而去。呼子先者,汉中关下卜师也,老寿有余年,……子先持一妪,妪的而俱骑,骑乃龙也,上华阴山”(8)。《史记·封禅书》又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