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中与巴蜀的咽喉要道,剑阁在当下的称谓,却非后世所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而是叫做大小剑,准确说,称之为大小剑戍。
而大小剑戍之名,当年在洛阳,元冠受帮老师郦道元修《水经注》时便已知晓。
《水经注》释曰:“……又东南迳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
如果再往深一层去考究,剑阁道之名最早只能追溯到《战国策》了,该书载:“今范雎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口,又斩范、中行之途,栈道千里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汉中是悬在巴蜀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拥有汉中,就可以随时随地巴蜀发动进攻,兵家攻守之势的玄妙也尽在于此。
所以,当年三国时刘备入蜀后,头等大事就是夺回汉中,哪怕民力被压榨到极限,也在所不惜。
今时今日,很不凑巧,得益于傅竖眼时代就形成的军事分界线,汉中所有重要关隘都在西魏的手里。
白水关、葭萌关、大小剑,这三座雄关,在西魏无意南下时,可以阻挡南梁从巴蜀的入侵,防守成本极低。
而当西魏的目光投向沃野千里的巴蜀这块大肥肉时,这些雄关险隘,又成了稳定的前出基地。
饶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当元冠受真的来到小剑戍,看到了关外密密麻麻的难民时,还是吃了一惊。
“怎么堆了这么多百姓?”
小剑戍的守将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启禀至尊,关内兵士有限,若是放大量百姓入关,难以保证关隘的安全。”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元冠受吩咐道:“这样,葭萌关和大小剑分别放开对难民的限制,所有难民先进汉中,然后在后方的白水关进行第一次检查和分配,到了阳平关,再做第二次检查和分配,决定是送往陇西,还是送去关中。”
“至尊...若是南梁心怀不轨,假扮成难民趁机夺关反而不美啊。”
羊侃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谏道。
在他的认知里,并不能为了收容难民,而犯军事上的失误,现在检查、押送等流程导致兵士数量已经非常紧张了,若是直接放开限制,那危险可就大得多了。
见元冠受似笑非笑地看了自己一眼,羊侃忽然若有所悟。
或许...至尊缺的正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念及至此,羊侃心头不由得责怪自己考虑不周,在至尊面前犯了蠢。
“羊总管考虑的有道理,白水关和阳平关的守卫数量需要加强,沿途建立好收拢安置难民的据点。”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亿万(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