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渊猷这个益州刺史,距离上次得知要卸任的消息已经过去两年了,还没卸任,不是他不想卸任回建康,而是已经走不了了。
“哎,我的夫人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萧渊猷愁容满面,本来说的好好地,只要武陵王萧纪到任,那他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可去年巴蜀民乱四起,武陵王萧纪被吓得在信州白帝城停住了脚步,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迈入了巴蜀,另外半只脚还在荆襄。
这一停,就是遥遥无期了。
萧渊猷盼不来接锅的萧纪,自己又处理不了这口大锅,急得是团团转。
不仅如此,萧衍偏袒儿子,担心自己的宝贝儿子遭遇不测,圣旨以萧渊猷为西道行台,处理巴蜀各州民变事宜。
萧菩萨的圣旨上说的很清楚,处理不了巴蜀的问题,你就在成都待着吧,什么时候处理明白了再走。
可巴蜀的问题,根本原本就不在于蜀锦暴跌,或者说铁五铢钱贬值。
巴蜀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土地兼并,在成都平原上,富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才是根本原因。
所以为了讨一口饭吃,农民才会孤注一掷地选择种桑养蚕,不过是因为相对于农作物,蜀锦的经济价值更高,能保证一家老小的生存罢了。
若是没有这么多游走在温饱线上的平民,巴蜀的民变规模是不可能闹到今天这么大的。
黎州、绳州、潼州、巴州、万州、渠州、益州、东益州,处处烽火,遍地狼烟。
而农民起义这种事情,只要开了头,没有迅速镇压下去,那除了赶尽杀绝,几乎没有别的办法解决了。
你道这是为何?
绵羊们拿起刀,杀了人,尝过鲜血的滋味,体验过不劳而获、掌控富人性命的感觉,就变成了饿狼。
而饿狼是几乎不能再变回绵羊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手中有武器,那些曾经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富人,现在也不过是他们脚下的蝼蚁罢了。
只要杀人,就能掠夺他们的财富,填饱自己的肚子,穿上绫罗绸缎。
这一切,多好啊。
就在这种近乎上瘾的感觉中,农民起义军每过一处,就裹挟着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一开始官军还有能力凭借战斗力的差距击败或剿灭几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军惊恐的发现,农民军越剿越多,他们渐渐地连野战都不再是人多势众,且战斗素质逐渐成长起来的农民军的对手。
农民起义的点点星火已经呈现出了燎原之势,这并不值得奇怪,叛乱涉及的地区越多,社会秩序就越糟糕,生产力逐步降低,也意味着官军能有效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越少。
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成都(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