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了一点点窗。
林英瞳看着黎至昂急匆匆的神情。
黎至昂拿着手机打字,抬起头看到他弟弟坐在沙发上,大睁着眼睛看着自己。
室内时钟一格一格走动。
黎至昂张了张口,感觉太阳穴在跳,却又说不清是因为疲惫、还是有些害怕。只是叹了口气,然后道,“……问呗。”投降似的。
“又能说啦现在?”林英瞳挖苦他。
“嘶——”黎至昂简直气得想揍他,又一时找不到趁手的物件下手,“当然是告诉你你能知道的。”
“就怪你,那时候非要请我同学吃饭,得瑟一通,他们一个个觉得你简直下一秒就要上天了你知道吗?字面意义的上天。”林英瞳火上浇油。
黎至昂皱了皱眉瞟了一眼那面的卧房,“祖宗,能不能小声点,妈还睡着呢,不问就赶紧睡觉去,这几天我估计得住单位了。”已经不耐烦了,站起身。“明天让你小同学好好看新闻,啊,马上就播了,小孩儿一个个的名堂那么多——”
林英瞳不甘心,站起身,“我问!”
黎至昂转头瞧着他——无可奈何,然后心底哪里皱了一下。他其实也估算不清这件事的严重程度,除了见到数据和图像,他能够接触的保密级别恐怕和绝大多数人差不了多少——至多有点时间差罢了。
——想起了刚刚的电话,心就往下沉了沉。
一旦想到那些被他告诉林英瞳是危言耸听的内容,恐怕有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十的可能是真的,就能让他脑海空白片刻。
——捏着手机,里头是刚刚工作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说公布的新闻稿已经发下去了,注意统一口径,媒体马上就会公布。
稿件原文在加密系统里抄送了所有人的工作邮箱。
然后林英瞳低头拿出手机,拿出一张网络截图,递到黎至昂面前——
“看不懂……quartz……石英?什么意思——”
拿的是那张推特英文截图。
西南的群山之中。
天文望远镜在一群人的注视中,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成像被投到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
“追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说了。”一个男声这样道。是个瘦削的厚眼镜,鼻梁和眼圈都差不多是青的,一看就是极其缺乏睡眠的程度——但是头发和胡须竟然茂密。
“说的就像追姑娘似的。”女研究员只是把头发别到脑后,“咱站里反正也不是你去开会,明儿吴主任的机票办公室已经给订好了,少发感慨了。”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明天早点吃粗米线还是细米线,整理核查数据的样子轻松得比挽起长发要容易似的。
另几个人默默收拾文件,“希望比追姑娘简单点儿。”一个小胖子认真地趴在桌上看屏幕,表情愁苦。
——巨大的荧幕上是用地面及卫星各端信息收集整合,而后3D模拟成像的一面星空,那是太空中的一个角落。
——3D模拟动画,绘制了一个正在不断行进的星体。
说是星体有些差强人意,毕竟它的个头在周围参照物的对比之下有些小。
只是亮得惊人——技术部门给明天的新闻动画,增加的莫名其妙的特效。
“一个冰块儿罢了,”瘦眼镜漫不经心道,“别人大呼小叫的就算了,在座的各位不必如此大惊小怪吧。”
女人听不下去了,“师兄,那我把你这‘一个冰块儿’的结论抄送给主任你试试呢?学了一辈子,你说这是一个冰块儿?”
瘦眼镜摇了摇头,“哪里不对?……冰块只有大小之分。”转脸看向大屏幕,“比石头好多了。”
“哦。”女人只是轻轻道。“那你看它小吗?”声音冷冷地。
小胖子抬头看他们,“……对啊,”顿了顿,拳头里都是汗,看向自己的同事,“——它怎么能那么大?”声音都有点绝望。
按照原定计划,NASA新闻发布会应该已经开始了十分钟。但此刻,新闻官还没走入场内。
一组巨大的数字影像,已经被投影至巨大会场中央。
屏幕打开的时候引起了周遭的一阵骚动。
新闻官却还在后台接电话,他终于登台的时候迎来一阵澎湃不绝噼里啪啦机关枪似的的闪光灯。
——会场中的图像显示,银河系旋臂内侧,最新探测到的“拟黑洞”正在汩汩不断地释放出极强的能量。
“拟黑洞”这个定义,是今天刚刚提出来的。
称它为“拟黑洞”的原因,是因为它除了“吸食”,人类也观测出了许多它“抛射”的物质实体——
它是一个通道。
——“通道”这个词甫一出现,立刻登上了各大电视台头条新闻关键词首页、网路平台趋势关键词首位。
它拥有可以吞噬恒星的能量——耀眼得令天文望远镜背后的人类渺小的眼睛瑟缩——可这样的能量,如果大爆炸伊始就一直存在于旋臂顶端,那附近的一切都将在以亿为单位计算的年头里荡然无存。所以——
“这是一枚最新发现的天体。”
新闻官没有带什么表情,一字一句讲,被现场的记者和镜头记录,而后由传译员迅速传译成为各国语言,向全世界广播。
银河系以及人类渺小温和的太阳,安然无恙地存活了这许多年,唯一的解释只有这个小型拟黑洞,是刚刚出现在此的——至少是在望远镜透过光线见到它的数年前,“刚”被“放置”到这里的。
它的出现令人难以理解,可以撕碎星系的能量像坐着什么车到站了似的,忽然停了下来。而之所以称它为“通道”,是因为从它之中,“投掷”出了一个东西。
“这个不明物已经被确认,正在向地球飞驰而来。”
他在全场骚动中继续这样讲。
各国的航天航空部门都正在、或者预备发布这一全人类共同发现的宇宙大新闻。
——其实,它在尚未被所有人确认之前,已经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在网络上演绎出上千种不同的版本。但是前所未有的,之前的一切耸人听闻,只关注了被“投掷”的“东西”本身,却从未真正留意这个“通道”的存在。
“它为什么这么精准地锁定了我们,我们不得而知。”
现场的同声传译及驻美各国记者,在会场里实时敲击下这一句令人难以置信的话语的、不同语言版本。
最顶尖的航空机构、大脑们宣布发现它存在,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正在或者已经受到震荡——巨大的引力之下,仍然有物体穿过、甚至从其中涌出,实在很难不令人联想起那个可能会引发诸多误解的名词。
全球直播的新闻发布会内容已经在全网发酵。
网络先于新闻一步,得知了最接近真相的事实——
——这个“拟黑洞”,似乎是一个虫洞。
——有一个“东西”已经通过它,瞄准了地球。
这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打击”。
亚欧大陆东端的夜半球,东八区已走到凌晨三点四十。
黎至昂接过手机。
“石英?”黎至昂喃喃了一下那个英文词的翻译,皱了皱眉。
“是说……什么意思,”林英瞳都有些难以置信自己会问出这样的话:“小行星……真的会撞地球吗?”
黎至昂失笑,看着他,笑容又一点点收了回去,“……是,也不是,”顿了顿,“石英、或者水晶,应该是外网瞎起的。它的编号只是一串数。”黎至昂脸色严肃了些,这样讲。
“噢。”林英瞳就坐在那儿,好好听着,然后拿回了自己的手机,
“它其实,”黎至昂停下来,“是一团冰。被表面附着的一些物质包裹——疑似有人造痕迹,已经派出了先遣探测器。明天新闻会播模拟成像的。”语气平静。
林英瞳看着黎至昂似乎平静无波似的说着这些,自己就不知道怎么接,黎至昂的眼睛里似乎一点儿担忧也没有,林英瞳抿了抿唇,“嗯。”低声应。
“……还有什么问题?”黎至昂看林英瞳那眼巴巴的样子,心里有点莫名其妙地难受。
“是……像网上说的,冲着我们来的?能躲开吗?”林英瞳只是这样问——往常也不是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新闻,似乎都是有解决的方法,或者擦着地球大气层就过去了。“只有三年了?”他提起了这个关键问题。
黎至昂拿出手机翻了翻,翻到预备公布的新闻稿理的一张图片——是一张那个飞行物的轨道航线图。看了一眼。
“它太大了……以现在的水平,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和时间去击碎它。……最多击碎一部分,代价很大,”黎至昂这样说,声音沉下去。“新闻里会播。……实际上也有解决的办法。”他低头看着那张图。
林英瞳惊讶、又不敢言语。
“虽然办法可能不是最好的。”
黎至昂这样说。
—————————————
世界是在那一晚的时间内被倾覆的。
发现星体的亚洲某国基站,将这飞驰而来的彗星命名为“共工”。
因为这不速之客已经注定了向地球怒触而来。
——它的大小几乎是一颗小行星。直径是太阳系内真正的水球木卫三的一半。如果传闻属实,那么它比6500万年前毁灭统治地球的生物的那一颗星星,还要庞大数倍。
它携带着巨量的岩石与冰晶,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块冰。
大量的水分坚如磐石地凝固着,质量和密度远远地超过了人们想象当中带有冰晶的彗星。经过精密计算,“共工”将在三年之后抵达地球,轨道不发生改变的话,就意味着——
它将毁灭和撕碎地球。
由于无法在它行进的过程中完全击碎,所以各国的航空机构、基站,乃至美国、及俄罗斯等国的联合太空军,都预备好了物理打击——这意味着速度一定要快。过大的碎块接近地球洛希极限也依然会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但还有一个办法。
——一个更重要的、已经被提上日程的办法,是准备好联合全球的力量,去“加热”它。
加热。
——三年的时间对于宇宙航天来讲实在太短,或许都不够完成一个博士学位。而冰块受热融化为水、宇宙内变成“彗尾”和“彗发”,只要能够加热和融化这个巨大的冰块,那么就算它终将落到地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将伤害降到最低。
但那也将是一场,淹没整个世界的豪雨。
这是这枚触了不周之山、使得天幕倾塌、又引来滔天洪水的不速之客,被称为“共工”的原因。
世界范围内的新闻都只剩下了这颗巨大“冰块”。
人们不再只传播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当真实的新闻由官方和政府的媒体宣布出来的时候,反而互相转发的小道就沉默了。
——因为铺天盖地都成了同一篇报道。
留给人类的时间,只剩下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