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丹丘生——”
果不其然,就是杨恪想着的两个人物,主要是那丹丘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发展,但是在杨恪记忆的那个故事中,他在不久后,就会登临崆峒派掌门人的位置。
“杨恪见过两位前辈——”
丹丘生和段仇世眼中皆闪过一丝疑惑,因为他们着实没听说过杨恪的名字。
他们两人,一个是因为避难潜居在此,另一个则是潜修武功闭关至今,别说杨恪成名方才一年,就是三年五年,他们也不会认识。
“桃源林可人——”
“天山柳莺莺——”
可人和莺莺也相继见礼,丹丘生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稍后看着柳莺莺问道:
“不知天山练女侠和你怎么称呼?”
“正是家师——”
丹丘生蓦地一声长叹,稍后却是摇了摇头,看着段仇世说道:
“看来我们都老了——”
杨恪猜测,莫非这也是当年某位玉罗刹背后的拥趸?
“既是故人之后,那么不妨随我一叙?几位小友,恐怕都没见过这石林中,最美之处——”
杨恪不置可否,随他朝着石林深处行去。
怪石嶙峋,林木成荫,丹丘生在前,大步前行,段仇世在后,不疾不徐的跟着。
杨恪三人也都是如此,看似走的慢,但其实几人的速度都是颇快,那个少年郎,只这会的功夫,已然被甩在了身后,看不到了。
约莫小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丹丘生脚步停下,朝后看来,段仇世也在离他一步远的地方停下。
两人这时,俱向后看,见得杨恪三人,竟然也是同时到达,并且看气息,丝毫不乱,尤其是杨恪,手抱着一个小孩子,那小孩子的小麻花辫都未乱,还正好奇的扭着头看来看去——
这份武功,令两人俱是一惊,他们久未出江湖,竟是不知何时,江湖竟然有了这般出色的年轻人。
“段兄,适才我见你和那年轻人交手,可看出他来历?”
丹丘生在前,嘴唇未动,就将言语传入段仇世的耳中,其余人却是当面不闻,他却是用出了‘传音入密’的武学妙招。
若说这传音入密,但也不算什么秘传的武功,只需要境界到了,就能使出,各门各派所传的,无非是技法上略有差别罢了。
看似简单,但却一点也不简单,因为这门技法,需要至少宗师级的修为,还得学会入微级的劲力操纵,这前置条件,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段仇世就不行,这时,他微微摇了摇头。
适才,他和杨恪论武,未出杀招,没有奈何得杨恪,但他也试出了,杨恪的武功,比之他也差的不多。
并非是境界上,而是武力,这是冥冥中的一种感觉,哪怕境界超过,可能不能打得过,这一较量,基本就能分明。
而他,却没有必胜的把握,比着杨恪高出一个境界,还没胜算,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站立没多久,这时,那少年方才奔来,却是有些气喘,丹丘生这时,却是指着他道:“诸位,咱们到里面说话,这石林中风景最美的地方,还没到呢,华儿,你去取些酒来,这石林向来少人来往,今日宾客临门,当浮一大白——”
随着丹丘生绕了几步,忽见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峭壁下面一个小湖,湖边野花杂开,幽香扑鼻,峭壁上题有“剑峰”两个隶书大字,湖边一块石头上则题有“剑池”两个较小的草书字体。
剑峰上透下天光,令湖光更增潋滟,花枝低桠,从峭壁上横伸入湖,湖中花树倒影和石峰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绝美图画。
段仇世此时开口赞叹道:“此处果然是世外桃源,怪不得你乐而忘返,却是让我七年都未曾得你消息了——”
饶是杨恪见识过无数美景,这山河南北,雄如五台,秀如终南,奇如天山,更不用说那天州群山,处处险绝,可论及美景,能与此处伦比的,也就天湖美景了。
不同于天湖美景,乃是天地玉成,此处却是久经人工雕饰,比之那天地玉成的美景,却是更为适合让人欣赏了。
“相传大侠张丹枫曾在此峰练剑三年,日常在湖中洗剑,故此峰名剑峰,池名剑池。”
丹丘生瞧着柳莺莺,忽地说道,闻言,柳莺莺好奇的看向那剑锋剑池,仔细去瞧,却也没半点体悟。
杨恪此时,也去观望,却也没察觉到那书写的几个大字有什么奇异,不过,心神中,却略觉异常,此时不是探查之时,杨恪也没继续深入。
而是瞧向了一处石碑,上面刻着些残诗,仔细去看,却是以指力在一块青石上刻印而成的诗碑。
只是像是时间久远,这诗碑上的诗文已然不见,只余一些印痕,久久体悟,杨恪却是察觉中经脉中微微有些异动,但仔细去观,却什么也不见。
久久叹息一句,杨恪看向牵着苗若兰,到了湖水畔的可人,正瞧见可人折了根树枝,穿着了一只鱼。
那少年郎搬来了两坛酒来,这会正忙着生火,杨恪望了那石碑片刻,又伸手摸着上面的痕迹,却见触手之处,却是掉落的石粉,痕迹却是越发的淡了,杨恪也只能叹息一声。
第三十一 对酒当歌 一朝顿悟(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