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正阳门下之我叫贺云 > 第78章价值4个亿的铁桥墩(求推荐求收藏)

第78章价值4个亿的铁桥墩(求推荐求收藏)(1/2)

    你倒贺云想起了什么,原来是当年《青年文摘》收录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故事。

    故事题目就是《八九十年代价值4个亿铁桥墩》

    贺云依稀记得当年他特别感兴趣看的这篇故事。

    说的是重庆的一个渔民,竟把宝物当废铁,只卖了65元,他卖错的是什么宝物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买卖废品是相当“流行”的事情,很多人会开着一个小三轮,龙头处放一个大喇叭吆喝,要收购废旧物品,包括纸类、铁类、电器类等等。

    相比较而言,铁的收购价格还是很高的,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重庆的这个渔民未经辨识就按重量将宝物卖了钱。

    生活在重庆一个小山村的陈某,在一次去长江边捕鱼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渔网很沉,他还以为是捞到了许多大鱼,然而把渔网打捞上来一看,才发现网中并不是鱼,而是一个大铁柱。

    当废品收购站的老板看见这个铁柱的时候,估计也是惊了一大跳吧,毕竟这个铁柱实在是太大了,称了一下发现竟然有90多公斤,这个老板也很实在,直接给了老陈65元。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1982年时候,65元可是能买很多东西的,那个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只有30块钱左右,而老陈竟因为捕获到一个废铁柱就卖了65元,怎么想也是一件极其好运的事。

    而老陈的这个“壮举”——“捕获”废铁卖了65元,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得到了许多人羡慕的眼光。没多久,老陈的这件事就被当地文物部门得知了。

    他们也非常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废铁柱?竟有这么大又这么沉,按斤能卖65元。当文物部门到达废品收购站,亲眼看到这个柱子的时候就非常惊诧,上面有许多古文,一看就知道这东西不简单。

    文物部门的人较为专业,立马断定它的价值非同小可,于是当即拿出200块钱,从废品站老板那将这废铁柱收走了。

    在这之后,专家仔细的鉴定了这个废铁柱,果然和猜想的一般,这个铁柱的意义颇大。铁柱上的古文是鸟篆文,上面标明了它的大概来历,是2000多年前,汉武帝时期用来建造桥梁所用的铁桥墩。

    而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其实也是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当时,汉武帝命人在西南地区铸造了许多重铁桥墩,并将这些重铁桥墩铺在了嘉陵江上,毕竟是帝王要求铸造的,这桥墩的质量必须极好的。

    不管是将废铁柱卖了65元的渔民陈某,还是将铁柱以200元的价格,交给文物部门的废品收购站老板,想必他们都没有意料到,这个平白无奇的废铜烂铁一般的铁柱竟有这么大的价值吧!

    它身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还是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重型铁器,这其中的研究价值以及历史意义都是无与伦比的。经过鉴定,专家对其进行了估计,它的价值最少在4个亿左右。

    如今,这个铁柱已经被四川省博物馆精心保管,并成了该博物馆的镇宝物件之一。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渔民实在是有点太亏了,明明是一件价值4个亿的宝物,在他手上却只卖了65元钱!但这也实在是怪不得别人,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民间的大多老百姓对于历史文物没有太强的保护意识以及鉴别能力。

    无独有偶,而贺云看到另外一篇故事就是《垃圾堆里国之重器陶鹰鼎》,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的类似事件还有不少。当时,村民殷思义在地里挖出一个陶鹰鼎,但他并不认识这个玩意儿,只觉得它可以当容器使用,于是就把陶鹰鼎拿回家做了喂鸡的盆子。

    直到后来有考古团队到当地进行科考,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殷思义这才意识到,也许自己捡来喂鸡的盆子价值也不菲呢!拿给专家鉴定之后才得知,原来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宝物!

    我国有着很多“错认颜标,不辨菽麦”的人,他们往往没有太多的见识,遇见文物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因此常常将一些十分珍贵的东西埋没掉。1988年BJ大学教授公布我国寻得远古时期的陶鹰鼎让整个文物界为之一振,这对于我国的文物界来说,又是一个重大胜利,越来越多的文物重新回到我国的国家宝库里。

    然而在感慨文物回归的同时,又对这陶鹰鼎被一家农户当做喂鸡的餐盒而感到惋惜,因为在此之前陶鹰鼎被当做鸡食盆数年。不过这样暴殄天物的事情其实真的还不少,2017年7月15日杭州西泠春季拍卖会上,有一件文物成为全场的焦点,一个产于西周时期的兮甲盘被拍卖出2.12亿的天价,而在此之前,它却被一位民间农妇当做烙饼的平底锅。
第78章价值4个亿的铁桥墩(求推荐求收藏)(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