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丁广准备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办了,按照约定的时间,丁广来到中文大学李校长的办公室。
郑浩明也已经早就到了李校长的办公室等着丁广,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虽然rca领先发布了lcd液晶显示屏,抢去了这个荣誉,但同时lcd液晶屏的发布也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关注,等于是打开了这个巨大科研分支的大门。
全球很多的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都在关注这个领域,并纷纷开始投入资金,郑浩明的实验室已经研究lcd液晶很多年了,自然有足够的底蕴,可以说除了rca、普林斯顿之外,郑浩明香港中文大学实验室在这个领域可以排第三。
李校长不是搞技术的,但在美国的时候常年做工商管理研究,自然也能明白这一成绩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刚刚成立几年的中文大学,如果能把这个领域的优势发挥出来,就可以在全球的大学里面提升一波影响力。
“李校长好,郑教授好,”丁广进入办公室首先开口问好,保持着足够的尊重,而且因为要谈的是公事,就没有称呼爷爷、伯伯这种私人称呼。
“阿广,你可算来了,这你都回香港半个月了,居然才来,可把郑教授等急了。”李校长可不想太严肃,就开口打趣了一句郑教授。
“好饭不怕晚,阿广来了就好,离家这么久,又那么多公司要管,回来肯定要忙一阵”郑教授也跟了一句。
“今天来要谈的可是重要的事情,肯定要准备好才能来啊,否则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是不是,李爷爷、郑伯伯?”丁广看出这两位要打感情牌,就干脆换了称呼,也打趣起来。
今天要谈的就是这个lcd液晶的投资问题,在美国的时候,电话里丁广就表达了加大lcd研究投资的意愿,今天实际上就是来谈如何落实的。
这里面不止是投入多少钱的问题,还有研究方向的问题,此前郑浩明的研究更加偏向理论方面,以发表论文为主要目标。
但丁广是做企业的,要的是能够实际在市场上获得利润的产品,因此需要对研究方向进行调整。
“阿广,说说你的想法?”
丁广已经仔细回忆过前世对于液晶的记忆,只记得液晶电视开始普及的时候,自己已经上小学了,在往前推主要的应用市场应该是液晶显示器,在液晶显示器起之前应该是笔记本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这之前的时代丁广没有经历过,似乎都是一些小型的屏幕,但范围相当广,象什么计算器、电子表,甚至体重秤好像都是用的液晶屏。按照丁广的推测70年代,液晶屏已经开始产业化的应用了,现在已经是1969年了,说明未来这个行业产业化的时间应该已经不远了。
“李爷爷,我估计这个lcd应该会很快的产业化,现在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投入这个领域,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项目做成产学研结合的典范项目。”
听到产学研结合典范这词,李校长明显很开心,因为这个词对于大学来讲就是影响力和实际利益的代名词。“具体的哪?你准备怎么搞?”
“郑伯伯,你以前偏重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但如果往产学研这个方向转,就需要加大与企业的合作。
尤其是需要应用工程师的参与,你提出理论指导,工程师进行产品研发,而且我认为lcd显示这个技术,肯定是与半导体要紧密结合的,需要时刻与最新半导体成果相结合。
我在洛杉矶那面已经筹建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我建议在这个研发中心里面设立一个专门的lcd实验室,香港大学可以作为这个实验室的合作方。
第八十七章 回香港二(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