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玄界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创智星球 > 洱海、天渠、绿皮车

洱海、天渠、绿皮车(1/2)

    海拔两千米,湛蓝的天空飘过一大片斑驳的白云,淡金色的阳光穿过云彩洒向人间。连绵起伏的苍山横卧天际,矗立在大地。几只水鸟沿着波光粼粼的海面,飞过古朴的村落。远方风尘仆仆的旅人,融入在这亘古的自然之歌。

    洱海的美丽打动了李斌,他放下沉重的旅行包,跪坐在海边的木板上。泛黄的面容长着二十多天未理的胡须,凌乱头发下一双麻木的眼睛里渐渐有了些色彩。

    这些天他整晚整晚的失眠,像是一个泄了气的气球软瘫瘫的随波逐流。然而此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那些纠缠着自己的裁员、失恋、网爆、背叛、算计、社死经历,现在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他沉浸在这海天的画卷里,不知不觉呆呆的看了两个小时。渐渐闭上眼睛,开始冥想,开始反思。虽然还理不出头绪,也意外的睡了近两周最美的一觉。

    醒来时已经是傍晚,他决定徒步沿着洱海岸边往前走去。就这样走着走着,走了十多公里,来到了大理古城。

    夜晚的古城里熙熙攘攘,人流攒动。城墙边的迎宾机器人不停对着人们微笑招手,众多代步机器人驮着游客和行李驶向各自的宾馆。李斌也找到了一家民宿,付了十天的费用,决定在这里安静一段时间。

    十天的放空清理了心理垃圾,恢复了他的精气神。不再苦恼,不再悲伤,不再怨天尤人。获取平静来之不易,重新出发需要方向。他租来一辆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开始自驾旅行。

    无人驾驶解放了双手,他只需要带着眼睛去欣赏美景。祖国的西南部进步很快,他路过了建在云端高差五百多米的跨山大桥,穿过了人工开凿长达十几公里的时光隧道。盘山公路是他的伙伴,人文自然是他的风景。

    朝着东北方向走走停停,两天开了七百多公里,他来到一个仡佬族的小镇。汽车需要充电,他下车溜达一会。

    小镇很繁华,商业很活跃。他路过一个三米高的铜像,看到远方山体上有一道弯弯曲曲的沟壑,似乎是山路可是位置又不太对。找到一个本地人,他好奇的询问起来。

    “老乡,山顶上弯弯曲曲的是山路么?你们怎么会把路修在那里!”

    “那不是路啊,那是天渠,是我们天渠镇的神话!”

    “天渠?什么意思?”

    本地人看出来李斌是外乡人,开始细细跟他说起天渠的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天渠镇还是天渠村,十分的贫穷,严重缺水。全村人都靠着一个老枯井生活,吃水都成问题,更别说灌溉庄稼。“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歌谣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的状况。那时有个年轻人被推举为村支书,他深感村子里缺水和贫穷的痛苦,毅然决定带领大家修建一个引水渠。刚开始各种条件不具备,也没有技术,他就自学技术积累经验。直到80年代末才在各方支持下,带领村民正式修建水渠。

    水渠的修建十分艰难,缺钱、缺人、缺技术,拥有多处悬崖绝壁,工作起来十分危险。他们硬是克服重重困难,与天斗,与地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终于修成了一条横跨3个村落、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引水大渠!这条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9个悬崖,10多处峻岭!

    老支书他们用一生的奋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解决了困扰天渠村祖祖辈辈的饮水问题,还满足了几千亩农田的灌溉需要。天渠村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加速发展,渐渐形成了现在的天渠镇!

    本地人十分自豪的述说着天渠镇和老支书的往事,眼神中满是钦佩!

    李斌听后也十分动容,发自内心的赞叹道“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支书修渠!”

    谢过本地人,李斌决定上天渠看看。当他气喘吁吁的爬上山,看到悬崖上绵延弯曲、狭窄细长的天渠后,忍不住发出了疑问:

洱海、天渠、绿皮车(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