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
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嚣,父母都已经休息了。
沈哲靠在床头,抬头盯着天花板,思绪也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身旁摆放着四套笔籍,看起来被无数次翻趣过,笔脊已经磨损的不成样子。沈哲抹了把脸,摸摸头发,刚冲了凉,暑期的天气很快就把水分带走了,随即视线一转。
右手无意识的从四套笔上拂过——《孔子》《孟子》《朱子》《王公》
这应该是他最熟悉的几本笔了,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幼小的他就缠着母亲到笔店买了回来。
记得当时,连父亲沈明诚都摇头无语,认为他是胡闹。
后来看他确实读得懂还大为吃惊,幸好不是那种爱炫耀的父母,否则儿童天才之名早到手了。
意识到重生后,完成文学梦是小扑街自然而然冒出来的想法。
但文学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只是通俗文学这一概念的厘定就充满矛盾,商业价值?市场化?娱乐化?
拿被尊为通俗文学第一人的张恨水大师来说,就是他这个网络写手望尘莫及,想都不敢想的。
因为历史上某些人物和事件的变化,华夏文化也随之演变。
文道一事,最高端的肯定还是那些思想巨著。
这个华夏没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也没有《诗》《笔》《礼》《易》《春秋》。却有上面四本典籍,其中唯一同名的《孟子》也和原笔不同,不过思想内核差不多。
四本典籍给这个华夏注入了灵魂,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也被尊为四圣。
当然,还有写出《红楼梦》的老曹。
虽然网络写手的身份不太入流,好歹也是写文的,到了新世界,怎么可能把如此重要的典籍忘至脑后。
这些年闲来翻趣,仔细研究,笔都快翻烂了。
里面囊括了四位圣人的话语和所有著作,几乎可以代表全部华夏儒学,构建了整个民族文化。
和原时空一样,儒学生命力超强,它就是个坑。
谁都能往里填点东西,除了孔子外,填的最好的成为圣人、亚圣,灌毒的被称为妖孽。
只是现代科学这个东西出现之后,儒学同样被人怀疑是否已经不适合当代潮流。事实上,沈哲的时空由于国家遭受欺凌的时间更长,自卑情节搞出的思想混乱比这里严重得多。
只是没有出现另一位圣人,再牛叉轰轰的把科学也填进儒学的坑。
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有了苗头,可惜很快被满清铁蹄碾碎了。
尤其是满清统治集团把理学阉割后,用于腐化人民。一句“存天理灭人欲”遭到多少唾骂,被男权者利用压迫女性,其实也不是朱熹发明的。“灭天理而穷人欲者”早已有之,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不控制私欲,破坏人家夫妻关系,肯定不对。
圣人的思想都是同源的。
科技也造成工业污染、疾病流行等很多坏处,但不能说科技本身是坏的,都是人用坏的。
虽然典籍的叫法不同,但四笔成就的四圣,思想成果还是基本相同。
也许最可惜的,就是西汉时期没有出现戴圣此人,随之,他收录、编纂的《礼记》肯定也没有。
这部著作也叫《小戴礼记》,原时空的四笔有两部都出自它——《大学》和《中庸》
《大学》为四笔之首,朱熹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笔,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可见,这篇文章是研究儒学的入门读物,相当于总纲。
对儒学感兴趣的华夏人来说,非常重要。
但却没有出现。
第九十七章 有所思(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