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之上数万人棉衣上、盔甲上开始变得点点斑白,却无人存回营之心,因为他们的参将都还在大营之中。而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何种答案也还不得而知,造反真的容易吗,只要朝廷停止粮草输送,一个小小的宁远城能支撑几天?
这些兵油子混事还行,却远不足以成事,也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朝廷如何处置自己,自己的饷银有没有被取消。
中军营帐之中,朱常溥、袁崇焕他们依旧在盘问着十三位参将们。
朱常溥道:“既然你们说没有杀死毕大人,那他是被谁杀死的?除了你们还会有人要杀死他吗?”
“这?”参将们吞吞吐吐不能回答。
一人辩解道:“说不定是毕大人的仇人杀了他,我们只想要回银子,杀他做什么?”
“是吗?”朱常溥笑问道:“你们不是认为他贪污了军饷,苛扣了你们的饷银吗?说到仇人本王也只能想到是你们了!”
“你虽是王爷却也不能含血喷人,真的当我十三营将士是泥捏的吗?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还要人呢!”终于一个参将被激怒,跳起来不忿道。作暴怒之状双眼瞪着朱常溥,若他真的只有十来岁的话说不定真的会被其吓唬住,可惜不是。
朱常溥一拍桌案,碰的一声吓了众人一跳,接着听他讲道:“你就是三营参将吴国崎吧?你当你是宁远总兵吗?你回头问问众将,你能为他们做主吗?”
这个吴国崎与杨正朝、张思顺二人不同,身为军官却闹腾的最凶。此次平变必定要拿他开刀,要的就是他跳出来,只要他一蹦出来就可以分化他与其它十二营的关系。毕竟都是为了饷银,谁会真的一时意气就跟他一起干。
果不其然,其它参将立马纷纷表示只听朝廷调遣,只忠于朝廷。
吴国崎真是要气的吐血,自己也只不过是想要表明一下姿态,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一同哗变的兄弟们抛弃了。只是他也不想想为何一个刚进军营的王爷和巡抚就会认识他,没有金刚钻真的会揽瓷器活?
在众参将表忠心的时候,袁崇焕适时下令:“吴国崎意图谋反,还不将其拿下?”
果然其他人还是相当聪明的,稍稍犹豫一下立马便知道该如何站队,反手便将毫无防备的吴国崎五花大绑,捆了个结结实实。
吴国崎面如死灰,知道自己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必定十死无生,任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好歹也算是上过战场见惯生死的人,倒也还能平静接受。
找到替罪羊之后便可以去见几万将士了,这些个刀头舔血的士兵并不是文明人,不杀人不立威如何能够震慑住他们。
袁崇焕挥手继续下令道:“众人听令,擂鼓聚将!”
营帐之内的事由朱常溥震场子,营帐之外的事还是有身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解决比较好。
袁崇焕率先出营帐,祖大寿和莫寒侍立左右,一步步沉稳有力的登上点将台。
轰隆隆鼓声大作,十三营士兵还算是比较有序的列起了长队。
雪越下越大,雪花堆积在袁崇焕的帽缨、肩头,他都没有去管。
一抬手,鼓声戛然而止,场面为之一静。数万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这个其貌不扬却颇有些儒士之风的巡抚大人。
袁崇焕用浑厚的嗓音喊道:“数日之前,你们冲进巡抚衙门,殴打朝廷命官毕自肃毕大人。可是毕大人现在已经死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而死吗?”
“不就是贪污军饷害怕被查出来,畏罪自杀了吗?”
“还能为什么死,不发军饷,死了活该!”
······
数万张嘴,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
袁崇焕怒吼一声:“住嘴!你们就知道自己没有饷银,你们自己家里揭不开锅。可是你们可曾知道毕大人是否领到过俸禄,毕大人家里是否揭得开锅?”
“你们可曾想过为什么数月没发饷银,饷银又去哪儿了?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仅仅靠着臆测就来哗变。身为大明士兵没有一点忠君为国之心,反倒为了一点饷银就想造反。你们怎么没有在抚顺清河之战的时候为国去死?怎么没有在努尔哈赤侵犯辽东的时候与之决一死战?你们凭什么领取饷银?凭你们会欺负老弱?凭你们会火烧商铺?还是凭你们这双只会逃跑的腿?”
朱常溥在营帐中看得精彩,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本来士兵们占据事理的索要饷银却被袁崇焕用那些不堪的实例全抵了回去。而且将这一帮士兵说的一无是处,简直都可以去死了。
果然有些有血性的受不得刺激,怒道:“退守也不能怪我们,我们也想和那金军决一死战,只是战场之上听命于将军,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就是啊,虽然有人欺负百姓,可是我就从来没有!”
“我也没有去商铺抢劫啊!”
······
渐渐的士兵们又开始议论起来,谁还记得自己是站在大雪之中。
见众人胸中意气被激起,袁崇焕暗道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当下喊道:“众军先静一静,听本官说。毕大人是个好官,数月的俸禄全部都给了衙门里的衙役们,他自己一天也只是吃两顿饭。你们真的以为是他贪污了军饷吗?而且他的死也不是自杀,而是被别人杀死的。本官可以再告诉你们一点,那就是一百万两军饷不是被贪污了,而是在运往宁远的途中被五龙山的马匪劫走了。”
第十一章 血色校场(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