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听说了吗,凤阳郡主已经出发了,她……”
宫苑深重,昌平站在堂前,看满地落花,心中无端升起许多悲凉,昨日自己仅剩的人手传信进来,说是钱家已经伏诛,舅舅认下了所有罪过,钱家满门,竟一个也没剩下,还有母妃……母妃为了保全自己,饮下了父皇赐下的酒,随着钱家一并去了。昌平眼中泪花点点,心中后悔,可人都没了,又能怎么样呢。
原先凤阳同自己要好时,就说过,不要太过违逆父皇的意思,父皇毕竟是皇帝,自己那时不明白,如今倒是一夜之间,什么都懂了。自己是他宠爱的亲女,所以他不愿意对自己下手,落得个杀害亲生骨血的话柄,可自己不死,却不代表付出的代价不重。母妃、舅舅、表哥、钱家,还有以前伺候自己的奴婢。鲜血在宫门前撒了一地,那仅剩的几个人手,只怕也是父皇特地留下照看自己的。
该恨吗?该恨,可自己真的有那个资格吗?昌平心中一片茫然。这么活着,倒真不如死了干净,可母妃和钱家用全族性命,换来自己的活着。就算是想死,自己也没那个勇气。昌平突然听到外头守门的侍卫说起凤阳,不由靠近了门,向他们打听。
曾满心以为,自己倒了,凤阳一定会更受宠爱,想必除了帝后之外,凤阳谁也不必相让了,昌平觉得,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凤阳竟然在这样的时候,选择离开京城。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溱州,名字听上去不错,但溱州民风,就连昌平在深宫之中都有所耳闻。凤阳选择去那里,又是为了什么呢。
昌平无端想到曾经自己问过凤阳的话。
“凤阳,今日我听人说,你父王母妃在府中一直不出门,是因为父皇的忌惮,可为人者怎么能这么缩在宅邸之中呢。”
那时候凤阳的神色已经记不大清了,只令昌平印象深刻的是,那是凤阳第一次板起脸同自己说话,也是第一次,自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之处,圣人忌惮我父,所以我父只在宅邸之中,并不外出,也是保全我们一家的意思。在我心中,我父比任何伟岸的英雄都要高大。”
现在想想,凤阳所做的事情,和那时的九王爷,并没多大的区别。只是那时九王爷是被迫不得不如此,而凤阳是提前规避了即将到来的风险,而主动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果然,凤阳其实一点没变。从小她就没什么特别大的志向,按她的话说,既然身为皇家子女,那么还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可以供我们去完成的呢。既已登顶,便无登天之愿。那时自己还笑话她呢,现在想来,她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个。自己如今,可不就是为了登天,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么。
昌平这样想着,便忍不住要去回忆,如果嫁给宣平侯世子之后,自己能够及时按捺住自己的野心,也不会把舅舅他们都拖下水。表哥虽然不堪大用,但舅舅却是国之栋梁,连父皇都轻易不肯动的人啊。还有可爱的小侄儿们,他们是钱家的希望,可如今……
现在想想,自己的信心膨胀,也是在嫁进宣平侯府之后,那如果在这之前,自己并没抢了凤阳的亲事,而是由父皇为自己另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丈夫,他或许没有宣平侯世子高大英俊,才华横溢,但也许他十分听话,心中只有我一个。而凤阳……若当初便是她嫁进宣平侯府,大概如今宣平侯府也不会败落至此,还带累了宣平侯的身死。毕竟宣平侯世子一开始喜欢和想要求娶的,就是凤阳啊。
不过短短两日,昌平虽还心痛如刀割,却也不再像前日那般为宣平侯世子疯狂不已。大抵也是彻底明白过来,宣平侯的死,就是一根刺,即便是连着腐肉一并挖出来,她和宣平侯世子到底一直是不同的存在,本就不该在一起的人,非要勉强,现在可不就是报应吗。
昌平又坐在廊下,看了半日落花,最后提笔给仅剩的几个人手传信,她要灵位,很多灵位。母妃的、舅舅们的、表哥、嫂嫂、侄儿们。以她活着的有限的时间,日日为他们上香,念佛,企盼他们能早入轮回,今世犯的大错,只能用余生慢慢偿还了。
所以,自己不能死。
昌平唇角慢慢绽出一抹笑意,瞧着倒和当年的凤阳有几分相似。
“我还没有赎罪,怎么敢下去见你们呢。”
=-=-=
自凤阳走后,朝中很是安宁了一段日子,皇帝和皇后在刻意的相互迎合之下,很是过了一段和乐的日子。可是随着太子渐渐长成,羽翼丰满,皇帝的渐渐老去。一切似乎都印证了老圣人去时所说。
“你总说我手上沾满血腥,而你仁慈得连谋逆的女儿都不肯杀死,可总有一天,你会亲自动手,杀了你最看重的太子。”
这句话像是一个梦靥,沉沉的压在皇帝心头,随着太子的长成,皇帝看向太子的目光也越来越不对劲。于是皇帝扶持了四皇子起来,和太子打擂台,但四皇子早前被压抑许久,野心都被磨得差不多了,如今最爱行商贾之事,如何能比得上深受百姓爱戴,百官信任的太子?
第一个发现皇帝变化的是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她花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只为了护住太子。第二个发现的是太子,因为皇帝越来越不对劲,也因为皇后的爱子之心。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在太子和四皇子随皇帝行猎之时,他们遇见了一头吊睛白虎,四皇子没了一只手,太子险些丧命,几度被太医说救不回来。
皇后哭晕了几次,皇帝也终于着了急,看着床上的太子,抛弃已久的慈父心,被他重新捡了起来。凤阳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八百里加急,送了灵药回来,救了太子的性命,可是太子却有了腿疾。古往今来,就没有残疾的皇帝。这时候皇帝倒是力排众议,没有废了太子,只是太子自请降位,还搬到了宫外,原本凤阳的郡主府中。皇帝无法,只得将大片富庶的土地封给了太子。
一次行猎,废了两个嫡子,皇帝挑挑拣拣,却发现没一个能拿得出手来的继承人,这时候才后悔不迭,却已经是悔之晚矣。二子险些丧命,如今都落下残疾,彻底惹恼了皇后。原本已经开始修身养性的皇后,同皇帝彻底撕破了脸皮,皇帝自知对不起皇后,多有忍让,但也从此冷落了皇后。皇帝越发幸无忌惮,最后竟应了那句牡丹花下死,还是死在了宫外。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皇后纠集了一帮有权有势的老臣,最后自己登基做了女皇帝。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复立了太子,而后又册封了四皇子,给了他大片的封地。而第三道旨意,是将凤阳封为公主的。原来凤阳一直派人关注着皇后过得好不好,在皇后和皇帝闹翻之后,第一个旗帜鲜明的站到了皇后这边,凤阳的好名声,为皇后带来了很大的助力,甚至皇后登基,也有凤阳在民间制造舆论的功劳,更何况皇后登基之后,立刻复立了太子,给百姓和官员吃了一颗定心丸。这天下不会改姓,那么多一个女皇帝,虽不合规矩,却也不是什么大事了,前头几个皇帝的荒唐事情,还嫌不够吗?
三道旨意,几乎就代表了皇后的三个儿女,她终究还是个母亲,于是所有人都放了心。
女皇帝有着不输于先帝的政治嗅觉与手段,她虽然登基之后爱好享乐,却也做了好些利国利民的大事。女皇帝有些左性,若是太子和四王都劝不住了,满朝都知道,等凤阳公主的来信,也就好了。凤阳公主自离京之后,就连女皇登基也没回京,唯有一次,便是女皇病重之时,她快马加鞭独身赶回,在女皇床前侍奉汤药。最后女皇病好,她又回了封地,此后又是十几年时光,到女皇和太子之间也有了嫌隙。
太子觉得不可调和之时,向凤阳送了信,凤阳也是什么都敢说,直接写信回京,劝女皇退位。女皇考虑了几天,倒真同意了,于是凤阳十几年来第二次进京,来接已经退位的太上女皇,去溱州颐养天年。太子登基为帝,又把凤阳封了一遍,此时凤阳已经成了大长公主,朝中官员竟没一个劝的,反倒都觉得理所应当。
女皇被府奉养,过得倒比在京中更加舒心,这些年对权力的渴望,猖狂喷涌的野心,也渐渐收敛了干净。当年娇娘也是争气,生了一对龙凤胎,如今都已长成,女儿已经嫁了出去,正是九王世子,凤阳的亲侄子。女皇闲来无事,反而亲自教导起小平山侯来。小平山侯嘴巴甜,会说话,直把女皇哄得将他当做心肝宝贝,连凤阳都要吃醋的地步。
女皇活了七十九岁,算是十分长寿了,她是在睡梦中去的,十分安详。因她早留了话,说要葬在溱州,跟她女儿凤阳一起,才不要回去葬在没良心的先帝身边。皇帝拗不过她,只好同意,故而亲来溱州为女皇送葬。兄妹三人数十年后再见,到底有些唏嘘,好在结果都还算得上不错。
又百年后,如今的一切,倒都埋了个干净,倒是史书上头难得记了两个特别的女人,一个女皇帝,一个本是郡主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