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照亮着半边天的火势直摇而上,逐鹿学院内沉默饮茶的宋书生与南烛皆是震惊无比,后者迅速冲出逐鹿学院,宋书生微顿紧随而出。
发现修真坊安然无恙,两人在院外待到一切归于平静才转身回去,也没有继续饮茶的心思,各自回房而去。
暂时没有睡意,宋书生取下短剑,徐侠客的剑外表看着极为普通,一般的铁匠铺都不会将它挂在墙上。握着剑柄缓缓拔出。一道亮光射出,微微透着寒意。
手指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短剑,窥道前必然要先入流,入流后当然就是窥道。多少人就其一生只能停留在入流上品不得窥道,无一例外皆是止步在以气燃穴当中。所谓燃穴燃穴,是用气燃烧体内的三十六死穴,那种感觉只能用生不如死四字概论,而且需要经过三十六次生死轮回。
火中化为灰烬或者浴火重生,修行本就是一个逆字而已,先逆己身,随后以身逆天。不敢放手一搏只能望而止步,所以入流与窥道才会有着练武与修行的云泥之别。
在洛水时他曾结合所看书上关于修行方面的知识整理了一遍,尽管不曾开始练武,当然也就提不上修行。可对于练武或是修行,心底有一份独特见解。
洛河畔小院神谕九卷,其中一卷带在身边的时间最长,宋书生心绪不宁时总会翻看那一卷神谕,每每即能平心静气下来,而后精神都会好上许多。曾经倒没有细想,直到遇上‘修行’的徐侠客,宋书生后知后觉乍然醒悟,那卷神谕竟然是练气篇。
淬体、燃穴,一个气字至关重要。大楚各种练气篇不少,宋书生分不出优劣。唯有一点让宋书生感到不解,观看了神谕十余年,体内却感受不到丝毫气的蕴藏。
闭上双眼,脑海浮现神谕。宋书生试着引后天之气入体,结果意料之中,却又大感意外,按照道理而言,有没有修行的天赋皆能感受到气的存在。
已经确认神谕是练气篇无疑,就像你寻找到了一个地方,只能在外墙徘徊,寻不得门而入。
接着又试了一遍,结果一样,宋书生未曾遗憾,因为遗憾总是针对过去,所以不想,
宋书生再次闭上双眼,脑海将神谕抛去,浮现了一段小院藏书中的练气篇内容。
蓦然睁开眼,宋书生双眸中难掩惊喜,就在刚那一霎那,感官骤然清晰,围绕身体四周出现细微的波动。
一丝丝,一缕缕,这就是气?
发现了惊喜,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的不解,在他的印象中老师很少郑重其事,逐鹿书院是其中一件,再者就是说到十卷神谕的时候。
宋书生从未看清过他的老师,一个小院书卷三千,弃之如敝履。虽说当中有老师晚年嗜酒的原因,但这种不正常难道就不是它本身的不寻常吗?
王家有一老人,不同于老供奉王泽,宋书生在王家三年,那名老人便送了三年的饭菜,他说过神谕十卷,阅一卷是幸。在洛河畔他只有老师,入了王家对那位老人最有善意,而这两人的言语都说明神谕的珍贵程度。
既然不寻常,岂能这样一般。
归根结底宋书生认为没有找对方面。
以前修行对于他而言仅仅只是得之我幸,不强求,如今截然不同。在南方他读不出一个钱字,若一个读书人在北方没有卖与帝王家的野望,便读不出一个权字,很不巧两者宋书生都欠奉。
既然要抛开钱权,那么就要读出一个道理来。如此一来,国子监与五院就不适合作为第一的选择。
自负至极王洛的道理就代表着整个王家的道理,同样包括老供奉王泽在内,一切都建立在强大的底气之上,有所依托的道理显然会变得更有道理。
曲江池的五院是个插曲,因为五院当中包含着术武院。逐鹿学院是个计划,只是遗憾旧院记记载一切和眼见为实的场景出路太大。
既然感受到了气的流动,理所当然便不会停下,宋书生聚精会神,感官上的清晰使他的捕捉更为细腻,按照练气篇的方法开始引气入体。
人只要按照练气篇的方法一般都能感受到气的存在,而引导气的入体才是其中关键。
以体为海,以气为川流,才能海纳百川。
宋书生感觉自己被气所包围着,一丝丝的围绕游走,一缕缕来回浮动,却无要进入体内的趋势。
两方如同对阵的军士,又像高手对决,不断在等待寻找机会,陷入了僵持。
长安夜(2)(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