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里的螺螺和河蚌不少,蚬子不多,螺螺也有三种,一种是牛眼螺,一种是本地螺螺,还有的是小眼螺螺。
牛眼螺螺长得如牛眼大小,肉多,只是有点柴。本地螺螺有大拇指大小,肉虽少,鲜得很。小眼螺螺,据说会钻吸血虫的,没有多少肉,看那尖尖瘦瘦的样子,就讨厌得要扔了。
比螺螺好吃的要数河蚌了。
河蚌总是扎在淤泥里,凭着它的肉足,慢慢移动,它行过的地方都要留下点横七竖八的痕迹,秋水多年后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官员,就想到笨拙的河蚌,他管叫歪歪的东西。
河蚌大的如瓢,小的若拳,奶奶总喜欢把大的养着,养了河蚌的 水缸里的水变得清澈,喝了河蚌吐出的水,可以治口疮的,那时吃菜多,口里的疮很少,剪口疮(嘴角)居多,吃了几顿河蚌肉后,没几日就会好的。
小的河蚌喜欢在塘边子泥里,脚一踩,滑滑的,硬硬的,一弯腰抓上来,河蚌受惊了喷出一股水来,就紧闭双壳了。
大的河蚌喜欢在塘中间,有三四米深。秋水是捉大河蚌的高手,一个猛子扎下去,手在平滑的淤泥上摸索着,无数的气泡汩汩地冒出来,边上的小伙伴就知道他摸到哪里了。大河蚌立在塘心的清水里,秋水把大河蚌拔出来,两手抱着,脚一蹬,像箭一样,冲向水面。
到了水面,借助水力,他仰着脸漂着,手把大河蚌搬在肚皮上,一手稳着,一手划水把住方向,两只脚就是那快速行驶的浆,不大一会,就到岸边,两只脚够着底了,小伙伴们都游过来帮忙,把大河蚌抬上了岸。
摸上来的河蚌,要放在大盆里清水汰着,要不停换水,把河蚌吐出来的杂质和寄生虫倒掉。
过了几天,河蚌可以吃了,先把河蚌放在锅里加水烧开,煮熟的河蚌张开白亮亮的壳,露出白花花的肉,捞上来,去掉内脏,切成小快就可以做菜了。
最好吃的是把河蚌肉熬成汤,下河蚌面疙瘩。把河蚌肉切好,用热油炸下葱花,下河蚌翻炒,舔清水,大火烧煮,乳白色的河蚌汤翻滚时,奶奶把和好的面疙瘩放进去,等到锅中间的小面疙瘩上下翻腾时,就可以吃歪歪面了。
小面疙瘩像颗颗珍珠,伴着河蚌的鲜味,放上点蒜泥,闻了想吃,吃了想吃。秋水吃得津津有味,吃得满头是汗,有嚼头、味道鲜美的河蚌是秋水童年的珍馐。
奶奶说这是珍珠河蚌,能产珍珠的,珍珠是秋水知道的第一种珠宝,竟是在这不起眼的河蚌里。
吃过面疙瘩,秋水要出去玩,奶奶说刚吃过饭要消消饭气的,就给秋水讲河蚌的故事,叫鹬蚌相争,鹬想吃蚌的肉,却被蚌夹住了嘴,两个斗起嘴来,互不相让,渔夫走过来,捉住了它们。
奶奶擦着秋水额头的汗问他:“秋水啊,你是做鹬,还是做蚌?”
秋水笑着说:“我做渔夫!”
奶奶说:“小事不要和人计较,没好处的!你和徐奶奶家二东子怎么吵架了啊?”
秋水说:“我和他打蛋子,轮到我打,蛋子被草挡一下,我要重发,他不让,他先重发的,我让了,奶奶,你说气人不气人?”
奶奶和蔼地说:“你是鹬呢?还是蚌呢?”
秋水脸红了:“他今天喊我了,我正要去他家玩呢!”
奶奶说:“早点来家哦!”
秋水说:“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