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向佳飞睇了一下,像这是平常不过的事,语态平和,垂着目光看向这一小个子,问:“然后呢!”
“然后?”小屁孩没料到她会问然后,扭捏了起来,说。“我也想你喜欢我。”
“嗯,还有吗?”龚丽仍是那种语气和态度,只是眼睑更下合了,看着脚下的地面。
“啊!”小佟的脸上已经通红了,心里是不可思议的喜悦,他怯怯又显得意地向佳飞望,低头害羞地说:“还有,就是……亲你一下!”佳飞的脑袋"轰"的一下蒙了,他看向女孩,龚丽没有正眼看他一下。
“你是不是想亲我才喜欢我?”龚丽问,眼睛里适才的懒洋洋没有了。
“不是。”小男孩也觉出了气氛的变化,连忙解释。“是喜欢你……”他忽又停下,大胆地直视姑娘疑问说。“这有区别吗?”
女孩也不回答,她向小佟的侧身移了下,抬起脚就朝那小屁股上踢,口里边说:“色坯子。”小佟一时诧异呆愣,姑娘又是一脚,轻斥说:“回你家去!”小佟这才返过神,脸上烧红,惨兮兮地跑了回。一旁,佳飞却是无比的快慰。
人从小就知道异性,但孩子只知道情爱,而不知男女之事。这并不是早熟,或是情感大树必有的枝杈,当一个人没有了亲人会把自己相依信赖的人意识里当成亲人。就像走在一起的乞儿,就像流浪的老人捡到一个婴儿当做自己的孙子一样。或再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极端的选用俗语"有了媳妇忘了娘"一句。
──母亲,人们认为最亲的人,怎么有了媳妇忘了娘呢?因为丈夫也可说儿子的侧重点不同,他们的情感像目光一般有了转移。感情可控,并不会说自己可以控制,而是有一定的轨迹、走向和规律。说这些并不是给不孝子脱罪,但就母亲和妻子之间人有一面的偏向,对情感来说是关键的。不管偏向哪一面,都足以说明任何的情感,都有同一的始源:亲近和联系。那么,是否可以说情感是汪涌水的泉,流向世俗道德下纲常凿出的河呢。
所以,当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感情的满足,于是就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或者改变现有的状况。而改变的手段就是放弃现在做的,感觉到,享受到的一切,重新组建一个家庭。新的家果真好于旧的家,那么自身就会更加的亲近新家里的成员厌弃旧家里的人。
那孩子的不满到底为何?理由千奇百怪,可能真得不到爱,可能生活太安逸了,也可能纯粹的就是为了恋爱,谁搞的清。
当然,孩子们的爱恋很是单纯,只是对喜欢的人接近,长久注目,或引对方注意而已,当然,也有想亲人家的坏坯子。
亲吻,拥抱等等在当时的风俗是不应该随意产生。但就见证与被见证的谬论,多一种感官的接触,会更让人对彼此好感、亲近或者更希望多接触。所以,除了听和视觉外,亲吻、拥抱、握手就是触觉,体香或也说是香水,嗅觉。女人的厨艺拴住男人的胃,食物就是味觉。
因而,生活中惯常的接触就是听、视、嗅觉,亲近的也能吃到对方做的食物,就独独触觉例外,这对小佟这个五六岁的"色"孩子来说,他实在想不出那儿合理。所以想来,那时如果有影视的话。看到西方的礼节里有亲吻、拥抱和握手的喜好,他一定会羡慕的哇哇大叫。
当然,不管怎么说疯老头追促孩子去喜欢人并告白是要指责的,人必要有所限制。
可在老人想,不受约束的限制难道不是限制。人有这种情感,在外部环境清朗文明,为什么不顺其自然,堵莫若疏导?孩子间的喜欢,是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奇,或对异性整体美的发觉,为什么不让他们感受这抓扑不住的美!在老头看来,这对他们以后的爱情观有所裨益,或许老人的这些话不值一提,但是相信,对于**每一个文明都要从野性随意经过保守压抑到达文明自然。不过,在文明下,应更该让孩子明白典籍里说的"圣人出,别男女"的意思。那里之所以提到圣人,并不是他简简单单的把男女分别开,而是圣人在教化人们知道:你自己是个女生,你自己是个男孩!
于佳飞看着这个美丽可人的姑娘,他喜欢她是在罗子唱的那首歌开始,直到老疯子让自己找告白的姑娘他的心才怦怦然对这个女孩思念和爱慕。
女孩现在也看着自己,可能下一秒就会转身,自己再也找不到这样说话的机会。“丽丽┈”佳飞鼓起勇气。龚丽的眉头蹙了一下,看着等他说。佳飞的勇气被她那不经意察觉的表情击了重伤,心里慌乱起了来。“我想跟你学唱歌!”说话时,佳飞忙拿出自己的鸡蛋递过去,说。“我有鸡蛋!”
龚丽拿目光看了看男孩手里的鸡蛋,却并没有接。“你想学什么歌?”她问,语气还是待小佟时的平淡样子。
“想学妈妈的歌。”于佳飞回答,多希望她能接自己的东西。
“学妈妈的歌。”龚丽沉吟,慢慢地转身迈步,佳飞保持着现有的距离不紧不慢地跟。小佟吊在最后,低下头眼睛时不时的向上翻撇前面的两人,跟上的步子越来越慢。
龚丽回头瞥见小佟气怨地看自己,和佳飞并肩走,双唇张合。“妈妈的歌有一个,但简单不值得要你鸡蛋!”接着她就唱了起来,调子可欢可悲,等佳飞听过后就开始一句一句对教给佳飞。小佟跟在后面悄悄地也学,不过,除了歌词正确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硬嚷出来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佳飞这一天很开心,这是他第一次和倾慕的女孩肩挨肩走,第一次唱出想念母亲的歌,他有些兴奋,又有些感伤,两种心绪缠绕说不清莫名。以致讨来许多钱的事也不再记得。
还是回到家里,几个孩子对他乱闹闹的夸赞,吴泽询问存储还是拿出来摆小摊子时才想起,但是他正沉浸在自己爱情的甜蜜中,那还会在意这些!
罗子见佳飞表态如此,笑的嘴再合拢不上,他说:“在东河街口卖馒头,怎么样?”
“你就想着吃!”晓妁同样心里愉快。她说:“要找些能放久的好。”
“应该卖报纸,还能多见字!”崔季在脸上强摆出严肃提出道。
几个孩子喋喋不休,旁边,于佳飞听吴泽说着乞儿们自己的庆祝活动。佳飞知道后很是不解,他问:“为什么要把喜欢的说成讨厌,讨厌说喜欢?”
“在一起再久,不知道和认识对方是不好的,这可以让自己找到喜欢不喜欢的人,更加了解他,暗示自己应该关注他,并喜欢或一样待见所有人!”吴泽解释说。
思想创生了语言,但语言也在稳固思想,当你模糊不清的念想找到了表达词句,这一词句传统的含义也在潜移默化代替你飘忽不定的思想。语言和思想有同一的表示不同一的意境,这或就是小乞儿们想象到的吧!
佳飞听他这么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嗣后,大家围圈坐在一起,吴泽、晓妁、竹子、崔季、李郊、猴子、佳飞,他们各自的跟前摆放着一碗野菜,一个馒头和一个菜饼,大家中间漏洞的小竹筐里还放着两个鸡蛋几块糕点等等什物。晓妁首先拿了一块糯米饼,口里边说:“我讨厌罗子吃独食!”
竹子也拿去一块糕点,对晓妁喊:“我讨厌晓妁每次都说这个。”
“那是他不听!”晓妁说,气愤的板起颜色。
罗子嘿嘿笑着,拿了个鸡蛋,神情很是畅意。“我讨厌竹子老抢我台词。”
李郊眼瞧着罗子拿走鸡蛋,大为不满地说道:“你们这是故意的!”
游戏是轮次说话,但拿中间竹篮里的东西却有规定。于是大家打乱顺序,下一个让佳飞说。佳飞拿过东西,想了好久,才说:“我喜欢晓妁莫名奇妙就生气!”
“噢!佳飞也被人带坏了。”李郊一阵的扼腕叹息,他紧切地朝下一个人叫。“猴子,猴子…”
猴子看看李郊,狡黠地瞟向晓妁,尖尖的嗓子说:“我喜欢晓妁总不按规矩。”
李郊大是高兴,和几个人鼓掌,见佳飞却是愣着,趋身拿起对方的双手就往一块儿击打,佳飞自能会意,手也愣愣的鼓起了掌。晓妁看着大家停下,笑说:“我不会演节目──没准备,让罗子唱歌吧!”
罗子可不干,头摇的拨浪鼓一般,说:“我学的都唱过了!”
于佳飞不竟想是要表演节目,心里跃跃欲试,于是说:“我刚学了个歌!”
“刚学的!”罗子讶然,身子凑过去,问道。“那是什么歌?”
“想妈妈的歌。”佳飞回答,就下唱了起来。
大家听完气氛些许默然。李郊说:“我也想妈妈!”
崔季面带奇怪,一旁说道:“你不是有妈妈吗?”
“那是他后妈。”吴泽快速地接过话,目光诚切地看着崔季,崔季似想起了什么,低下头一阵沉寂。
好妈?坏妈?后妈的‘后’字什么意思,佳飞不明白,情况更不清楚,于是询问地看向李郊。
李郊见佳飞望来的目光,微微一停,说道:“她不是我后妈!但她只对别人好……”顿了一下,他脸上收敛起表情,语气无比平静。“我真希望她死,她死了,我才能想念妈妈而不是她,和你们一样想念妈妈!”
于佳飞听了心里猛的一慌,但只是一瞬。之后,和其他人一样不去在意了,只是想着并做起了眼下的事来。
那时那地有许多的孩子心理扭曲、性早熟(不指感情)、残忍、甚至阴狠、缺少人性。正常家的孩子们不和他们来往,知道他们这样却不足以想象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幼小的身心被苦难压迫,狼一般的反击却给了周围的人。他们不会为做出的事反思并心里留下负担。自然看到的人对社会的习以为常也不会在乎。
孩子的话或许没有人在意,就算后来他做出来也是一样。有些反应的也可能仅是他身边的人在后怕身边有个这样的人而已。却从没有人会去可怜一个让他人受害的人。尽管他自己满心里也是哀怜和伤痛。
母亲,轻轻的叫一声"娘"。多么的充满感情和诗意,但真的如李郊说的,心里叫的是自己的母亲,还是自古传扬深入人心的意境下的母爱。
娘,女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美的意境不容亵渎,就用职业姑且代替吧!
职业:警察、教士、老师、董事长、以及小偷、小贩等等。可以替换人仍这样称呼的名称,无一不可以将"母亲"这一名称代替。
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章程、制度和行事准则。都有希望别人看到的形象,或社会道德下给予的定义。若放下这些定义和形象,这一职业就会让人难以认识并接受,职业的原则和规框也会渐渐的瓦解,从而不再有肯定的职业人。以而逐渐的在历史中消亡。
所以,每一个职业人首要的是外界对自身怎样的认识和印象,自身给外界人们怎样的思维联系。而所谓的章程、制度和行事准则,也只是为了维护此职业希望别人看到的形象,社会道德给予的自己的定义。
好比医生这一职业,给人普遍的认识是消除病痛,病人也是接受并生病的第一时刻就能惯性地联想到这一职业。这是职业的章程要求职业人必须治病对自己形象维护的成功事例。这是施与受之间,如警察、老师、工人还有小偷、小贩等等,一系列定义明确、形象丰满的职业。违背职业的章程、制度行事外人看到定感到诧异。就像警察和小偷在酒席上称兄道弟地谈笑,怎么都是常理不合。所以为符合常理,人们就要说当警察的人和做小偷的人在酒席上谈笑。前者是职业,后者却是指人了。
人有欲望、情感、自我思维,许多人坐在一起谈笑无可厚非。那么,违背职业行事准则的人为什么有时会让人感到诧异呢?因为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个人的形象,希望他人看到的一面印象。就如一个人们认为正直勇敢,善良向上的青年做出了欺男霸女、偷摸拐骗、十恶不赦的坏事一样,别人同样感到诧异、震惊,不能相信。
职业的形象定义和给予别人的认识是由人维护,所以,当个人的形象和职业的社会形象叠合在一起,别人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两者中的一个。判定倾向哪一个才是这个人的真实,思维惯性,最熟悉的那种形象就会在脑海里浮现。
此思想出自公孙龙子之"白马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