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唐城西北角有一座大山名曰独山,山上建有一座寺庙,从山脚下到山上约莫八百米,中间有石阶相连。
这座寺庙和石阶是湟水之主李孝谦花了三年时间启用上万奴隶建成的,据说建成之后,奴隶死亡了一半。
寺庙后院的一座房舍里,有几人正在那里喝着热腾腾的奶茶。
居中一人年约六十,光头,穿着僧袍,吊梢眉下三角眼闪露出精光。
一人则是普通吐蕃人打扮,不过头上却缠着厚厚的黑色的头巾,头巾的一侧插着一支小牛角,年约四十,脸庞瘦小,老鼠须,眼睛浑浊,眼袋很重,好似一副永远也睡不醒的模样。
另外两人却是老熟人了,一人是刚刚丢了凉州的甘州回鹘大汗阿咄欲之地仁欲,一人则是高昌回鹘的大汗阿斯兰的丞相尚福。
此时的仁欲刚满三十岁,家人的不幸遭遇使他一直处于满腔怒火中,虽说始作俑者折逋嘉施已经举火自尽,不过凉州城已经不在他的手里了。
包括包括尚福在内,三人都不敢随便开口,都静等那位老僧开口。
那位老僧便是前吐蕃王国大将的后代,据说也是姓尚的,不过自从接受了前唐末任帝的册封后便一直姓李,河湟一带称之为“河湟老僧”的李孝谦便是。
经过几年的筹划,李孝谦已经完全收复了西海附近的吐蕃部落,不过饶是如此,广袤的青藏高原上仍有大大小小几百个部落,李孝谦占领的不过是一隅之地而已。
在原本的历史上,再过几十年,李孝谦的后人便会将吐蕃王室的一支,藏在于阗的唃厮罗接回河湟,在李氏的扶持下建立起青唐王国。
不过目前的李孝谦却没有这个想法,控制河湟、西海一带后,他以“明轮”大法王的身份管辖辖内的各族民众,前一天刚给信众做了摩顶、净水仪式。
他左手端着,右手转着经筒,嘴里念念有词。
众人虽有些不耐烦,不过一个个却强自忍耐着,河湟老僧的实力不是彼等可以轻慢的。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老僧才停下来,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不禁长叹一声,“这是何苦来呀”
由于河湟、西海一带盐铁不缺,云中商行并没有进到此处,不过茶叶、粮食彼等还是需要的,唐国虽然占了兰州,从关中、蜀中过来的粮食、茶叶也要路过河州、凉州向河湟一带销售。
那戴着头巾的却是河州以南大草原上归化吐蕃的一支羌人部落的首领,目前占领者松潘一带,自称为潘部的首领潘独龙。
“大法王,唐国咄咄逼人,我看不久的将来,无论甘州、高昌、还是河湟,都会落到彼等手里啊”,各人分属不同的部族,汉话便是通行的语言,一边的仁欲见老僧“醒了”,便急急忙忙开口了。
“落到彼等手里也无妨,这里以前本来就是大唐的土地”,不料老僧却没有半点慌乱的迹象,“老僧我正好潜心修行,不管那俗事了”
仁欲急道:“大法王,您老是可以,可您的子孙不行啊,那李晟基可是放出话来了,您的长子岌岌可危啊”
仁欲说的是前不久的事,李晟基收复凉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后便放出话来了,“犯我唐国者,远近必诛,青唐的李思敏,限你三个月之内到兴唐府自首,否则届时莫谓言之不预也”
十一月,便是三月之期,到目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老僧确实有些忐忑,他将李思敏藏到了西海正中的龙驹岛上的应龙城,就算现在西海封冻了,但应龙城四周视野开阔,又有两千步军日夜驻守,他实在想不出李晟基如何越过祁连山或湟水去取他的性命。
不过李思敏的藏身之地是一个秘密,他自然不会告知眼前这几人。
“犬子现今很好,你等倒不用担心”,他强做镇定道,其实他的内心也非常不安,他年过花甲,成年的只有此子,虽然修行重要,不过权势也很重要,而权势必定需要子孙来继承才行,否则换了别家掌控河湟,他李家还能不能保住性命还是两说。
“法王可知晓河东刘知远的事?”,仁欲有些着急,他甘州回鹘不像高昌回鹘,疆域还广大得很,纵深也绰绰有余,潘部也广袤无边,唐国也不会觊觎,而甘州就不同了,现在的甘州夹在唐国之间,按照目前的架势,其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第二百二十六章 河湟老僧(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