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而来的黄河水在此汇入梁山泊,随后一分为二,一路夺济水故河道北上入海,一路向南经沂州入海。
不过这种情况势必不能持久,汹涌的河水虽然被分流,但其流量仍是济水故道无法承受的。
在晁泽的记忆中,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黄河夺淮就是在金朝统治中原期间发生。
此后六百多年,黄河都是从淮河流域入海。
直到清末,黄河又一次大改道,才复归横陇故道。
历朝历代都在为如何治理黄河感到头疼,一着不慎,就可能洪水滔天,死伤百姓无数。
那中年文士也是有感于此,方才心生感叹。
“这黄河水一直泛滥,难道就没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么?”武松在一旁听了多时,忍不住问道。
他的家乡就在清河县①,正属于黄河水泛滥殃及的最严重的州县之一。
武松幼时便有过一次水淹县城的经历,多亏了哥哥武大背着他及时爬上了一座山丘,才躲过一劫。
“黄河之所以泛滥,都因携带泥沙多,”那文士道,“天长日久,泥沙淤积,抬高了河道。一劳永逸的法子是没有的,不过只要勤修堤坝,及时疏浚,便能减少洪灾发生的次数。”
“治理黄河是一项系统工程。”晁泽突然插话道。
他从来不肯放过任何一个与武松套近乎的机会,无奈这汉子似乎对他不太感冒,至今也没有什么太深入的交流。
晁泽想来想去,只能归结于自己身上缺少那种令人纳头便拜的大哥气质。
那中年文士闻言一愣:“何谓系统工程?”
这就是晁泽不喜欢文人的原因,他们好奇心极重,自诩为聪明,实际上却总是坏事。
“就是许许多多的环节构成的一个复杂的东西,用来解决某个问题。”
那文士“哦”了一声,又问道:“如此说来,小郎君的意思是治河需从许多环节入手?”
“嗯。”
那中年文士本以为接下来会听到一番长篇大论,没想到这年轻书生只从嘴里挤出一个字,再也没了下文。
这种感觉就好比帮人抓痒,刚挠到正地方,便停了手,还不如不挠来的舒服。
那中年文士正好被挠到了痒处,忙问道:“不知小郎君说的是哪些环节?该如何入手?”
晁泽朝旁边瞥了一眼,见武松也好奇的看向了自己,方才说道:“凡事需研究,才会明白。方才官人也说,黄河泛滥的根源在于泥沙,那么泥沙从何而来?”
“关中?”那文士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
“没错,”晁泽点头道,“历朝历代以来,中原王朝大都是定都关中,为修建宫殿,大肆砍伐树木;再加上先民不断在黄河两岸垦殖,造成沿岸草木急剧减少。泥土没了草根树根的束缚,不断被奔流而下的水流裹挟着沿河而下,方才造成了下游河段的淤塞。治河同医病,需从根源下手,这最要紧的一步,便是恢复两岸被破坏的植被,减少沿岸土壤的流失。”
第五十七章 大宋最后的尊严底裤(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