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对崔浩说道:“先生才智渊博,在我祖父道武帝、我父亲明元帝、我的手下做事,尽忠三世,因此我对先生特别看重。希望先生凡有所思,直言相告,助我治世。我有时脾气不好,也许不能采纳先生的建议,但过后静思,却明白先生说的十分有道理。”
拓跋焘还召集文武百官,下令道:“日后所有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才可实施。”
拓跋焘对于崔浩不仅是倚重、信任,而且关系亲密,十分亲近。
有时,拓跋焘到崔浩家中向他请教国事。
仓促之间,崔浩来不及准备、制作精美的食物,只得献上家常饭菜。
拓跋焘毫不介意,和崔浩边高兴的吃饭,边畅谈国事。
崔浩觐见拓跋焘,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随意进出拓跋焘的寝宫。
然而就是这位备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倚重、信任,为北魏一统北方立下汗马功劳的崔浩,在450年7月5日,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诛杀。
当时已经年过七十的崔浩被囚车押送到城南斩首示众,数十名押解卫士,站在囚车顶上,往崔浩头上撒尿,嬉戏笑骂,呼声嗷嗷。崔浩羞愧难当,以头撞柱,愤怒惨叫,怨气冲天。
史称,自古宰相被屠戮的,从没有人有崔浩这么凄惨的。
崔浩被诛杀后,崔浩的家族清河崔氏、母族范阳卢氏、妻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受牵连连坐,被诛杀者众多。
拓跋焘诛杀倚重、信任的谋主崔浩,这让当时的人都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崔浩之死的原因十分简单。
在439年12月,拓跋焘命崔浩主持撰修北魏国史。
拓跋焘认为,撰修国史,主要是留给皇室后代阅读,让他们知道北魏开创不易,从中借鉴得失,吸取经验教训,以使北魏国祚悠长,千秋万代,绵延千古。
因此,拓跋焘特意叮嘱崔浩,撰修国史一定要据实编撰。
崔浩严格按照拓跋焘的要求,据实编修北魏国史,将北魏建国之初同族之间互相残杀,荒暴淫乱、屠城杀俘的史实,全部如实写入史书。
历时十一年,至450年,方才编撰完成了记录北魏历史的《国记》。
之后,崔浩把《国记》上呈给了拓跋焘。可是,他没有经过拓跋焘允许,只经过太子拓跋晃允许的情况下,就在平城天坛东三里处,修筑了一个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将《国记》刊刻在石碑上,以供百姓阅读。
前来观看的北魏百姓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可是当人们读到北魏建国之初那些骇人听闻的史实,顿时惊诧不已,议论纷纷。
鲜卑勋贵们,看到《国记》之后,更是怒不可遏,纷纷高呼着“崔浩辱国,严惩崔浩”的口号,成群结队的去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告状。
拓跋焘得知后,暴怒不已,下令,诛杀崔浩,以泄民愤。崔浩的家族、母族、妻族都遭受连坐,被诛杀者众多。
史称“国史之狱”。
当然,这只是诛杀崔浩明面上的原因。
而实际上崔浩之死,是北魏众多政治势力联合导致的。
第一股势力,则是鲜卑勋贵,代表人物则是太子拓跋晃。
拓跋焘仿效其父明元帝拓跋嗣的策略,很早就册立拓跋晃为太子,并命拓跋晃监国。
在拓跋晃监国时,崔浩自恃才略以及拓跋焘宠信,专制朝权。一次性推荐、任命冀州、定州、相州、幽州、并州五州数十人为郡守县令。
拓跋晃对崔浩说道:“之前朝廷征聘的人才,朝廷先让他们在州郡里担任郎官,然后再委任为郡守。如今,他们担任郎官已经很久了,辛勤劳苦,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报。朝廷应当先晋升他们为郡守,而让这一次征聘的人才,先担任郎官,积累经验,然后再升任郡守。”
崔浩固执己见,最终他推荐的这批人才,全部被朝廷任命为郡守、县令。这让拓跋晃内心十分愤怒。
中书侍郎高允知道了这件事,感慨道:“崔浩恐怕免不了一场灾祸。为了顺遂自己未必正确的私心,而同储君对抗争胜,将来崔浩以什么来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呢?”
而“国史之狱”,整个事件的幕后主使就是太子拓跋晃。拓跋晃代表着鲜卑勋贵的利益,是他故意允许崔浩将《国记》刊刻在石碑上,供百姓阅读,以激起鲜卑勋贵、百姓民愤的,这也最终导致崔浩被诛杀。
第二十章 崔浩之死(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