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都不看内侍一眼,萧衍继续赏着景,用他以为的正常音量,实际上很大声地说着。
“冤枉?八郎在蜀地逗留了那么久,给建康的上表都推迟了多久才到朕这里?都是走的长江水路,怎么七郎就这么快?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们这些阉人的心思,无非就是太子去了,都想着巴望一下,觉得自己都有资格,而七郎势大平素喜好结交你们这些内侍,八郎人憨了点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你们就故意使绊子,是也不是!”
此言一出,近侍连冤枉都不敢喊了,叩头“砰砰”砸在地上,脑袋都磕出了血。
“发配去守陵,朕不杀生,也不想再见到你,滚!”
捡了一条命的近侍连忙连滚带爬地离去,心中有悲有喜,喜自然是捡了条命,悲则是身份地位随着皇帝的一句话就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周围内侍鸦雀无声,萧衍望着西方,喃喃道:“八郎,这蜀地要是去不成,父皇再给你寻个别处。”
稍稍放下对小儿子的思念之情,萧衍毕竟还是一国之君,该处理的事情还是要处理的。
“拟旨。”
萧衍理了理思路,开始口述圣旨。
“着七郎知晓,当面魏国淮北道长孙俭、王罴等将兵少,不足为虑,可留守城之兵,其余兵马尽向西,务必要趁巴郡小股之敌立足未稳,重新夺回巴郡。
行军当迅速,七郎岂不知兵法所云其疾如风乎?若再有迟疑,蜀地局势危矣,且为国家计,万不可吝惜兵马部曲。”
萧衍旁边的近侍,既包括了内侍也就是宦官,还包括了伴君左右的学士、秘书等文人,这其中自然是有知兵的,可却谁都没敢提醒萧衍,越到这时候,越不能急。
因为随着南梁的几次瞎操作,巴蜀的局势已经缺乏容错性了。
换而言之,就如同一个刚刚染病的病人,医生不告诉他病的多严重,家属告诉他你没事,本来是下猛药就能根治的小病,结果硬生生拖成了大病。
然后等疾病开始在体内肆虐,病人觉得不对劲了,才迟了很久得到确切消息。这时候再治,就不能着急,只能慢慢调理了,如果急了想下猛药,自身承受不住,反而会当场去世。
蜀地能搞成今天这样,其中原因太多了,但主要还是梁国内部各种势力的勾心斗角。
一开始,萧渊猷觉得自己能搞定,不就是民变叛乱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没经历过,咋咋呼呼地往上报告显得自己多无能啊,马上就要卸任了,平了乱再走。
然后,搞砸了,他就走不成了。
再往后,武陵王萧纪胆子小,停留在白帝城也想等蜀地的民乱消停一点再去成都赴任,等了又等,蜀地一直没消停,他才给建康打报告。
然而不巧的是,湘东王萧绎这个独眼龙做人也很独,他想借着蜀地的乱局,把自己的手伸进去巴蜀,所以武陵王萧纪的报告被近侍们隐瞒了很久。
最后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了,而最不该犯错的萧衍,又犯了催人进兵的错误。
兵马疲惫、粮草不足,被皇帝催着强行出兵,更要命的是,主帅也觉得应该进兵。
嗯,后世哥舒翰、孙传庭直呼内行。
()